开放性颅内损伤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如果大脑和身体记住了我们所有的创伤,生活 [复制链接]

1#
在北京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https://yyk.familydoctor.com.cn/2831/schedule_111469_1/

年1月10日,青岛城阳区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刘鑫赔偿江歌妈妈经济损失69.6万元。在奔走个日夜后,终于胜诉的江歌妈妈露出一丝难得的笑意。

然而,透过这抹笑容,我们感觉到的依然是浓重的忧伤。我们不禁要问,时间是最好的良药,可时间真的能治愈伤痛吗?

在《你经历了什么》这本书中,大量的案例和研究结果告诉我们:痛苦不会凭空消失,时间也不会冲淡一切,我们所有的创伤,大脑和身体都会深深记住。

《你经历了什么》这本书,记录的是关于创伤、疗愈和复原力的对话,对话双方是儿童精神病学家、神经科学家布鲁斯·佩里和著名脱口秀主持人奥普拉·温弗瑞。

在持续播出的25年里,《奥普拉脱口秀》一直占据美国电视谈话节目的头把交椅。虐待、忽视和疗愈是奥普拉职业生涯中的永恒话题,她帮助无数有创伤经历的人获得了救赎。佩里医生则用他的专业经验,陪伴受伤的心灵慢慢恢复,记录了很多让人意想不到的案例。

在三十多年的交往与合作中,这两位各自领域的权威人物,一直在探讨创伤、大脑、复原力和疗愈的问题。这本《你经历了什么》,就是他们长期研究与对话的成果。而对话体的写作方式,又让本来艰涩的专业知识,变得非常通俗易懂。

人们的消极情绪、负面心态、异常行为究竟来源于哪里?时间为什么不能治愈伤痛?如何夺回自己人生的掌控权?

让我们一起打开这本书,在两位资深权威专家的高能交流中,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

01.是过去的创伤,强行改变了我们的大脑

迈克是一位参加过战争的老兵,他平时聪明、风趣、和善,可不知为什么总会莫名其妙地精神紧张。有一次,他听到一辆摩托车回火的声音,竟然吓得魂不附体,直接趴在大街上。家人都以为迈克一定是出了什么问题。

然而在佩里医生看来,一个人的情绪失控和不当行为,一定与他“经历了什么”有关。因为对于每个人来说,是曾经经历的一切塑造了今天的样子。所以,要想搞清楚迈克“出了什么问题”,就要先明白他有哪些创伤经历。

是的,生而为人,并不代表我们都能顺利长大。在生命早期,我们可能被忽视,被贬低,被冷漠对待,会缺乏支持和关爱;在成长过程中,我们可能遭遇暴力、背叛、控制、伤害、分手、失去亲人……所有这些糟糕的事件或经历,都可以叫作创伤。

我们的身体会永久记住这些经历,而这些创伤也会强行改变我们的大脑,甚至让我们困在过去无法走出来。

佩里医生告诉我们,那些让人感到紧张、恐惧或者被孤立的体验,不管是持续了几秒还是存在了很长时间,都会被深深锁在大脑中。也就是说,伤害一旦发生,它就会存在于我们的潜意识里,并时时刻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比如迈克。为了在枪林弹雨的战场上活下来,他的大脑在枪炮声和极端生存的反射激活之间建立了连接。这一特殊的记忆形式,让他在战场上及时反应,保护了自己的安全。可是战争过去了,这一记忆形式依然会保留在他的大脑中。每当听到类似的声音,他的应激反应就会启动。

应激反应启动时,大脑会如何工作呢?接下来,我们通过脑科学的研究结果,去看看过去的经历如何通过应激反应影响、甚至决定了我们当下的行为。

我们的大脑像一个倒三角形的四层蛋糕,顶部是大脑皮质,底部是脑干区域。大脑在发育和工作时,都会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

大脑皮质最聪明,负责语言、思考、做计划等等,我们的信仰和价值观也存储在这里。非常重要的一点是,这里可以识别时间。也就是说,只有大脑皮质被激活,我们才能回想过去,展望未来,知道什么事发生在过去,什么事发生在当下。

而脑干区域的功能主要是调节,比如体温、呼吸、心跳等。这里没有进行思考和识别时间的功能,只能对即时刺激做出反应。

我们所有的感觉输入,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等等,首先会进入大脑的底部区域,脑干会把接收到的信号与先前存储的经验相匹配。

比如,迈克听到的摩托车回火声,就和战场上的枪声匹配上了。可是脑干不会识别时间,所以没法判断出枪声的记忆来自多年前,于是极端条件下生存保护的反射瞬间被激活,迈克感觉仿佛遭遇了真实的攻击。

如果没有异常情况,声音来自摩托车回火的信息会很快传递到大脑皮质,迈克的意识虽然会一下子回到战场,但只需经过一点时间,他就会明白战争早已结束,意识也会随之安静下来。

可是,大多数遭遇过严重创伤的人由于长期紧张焦虑,身心常常失调。而当人的身体情感处于失调状态时,大脑信息上传常常会被卡住,让大脑皮质无法被激活。于是,他们无法分辨现实究竟发生了什么,只能随着脑干的指令,根据记忆做出冲动、情绪化的失控行为。

脑科学研究结果告诉我们,所有的感觉输入都能够唤醒创伤记忆。发生在过去的创伤记忆,常常就因为一个偶然线索被激活,然后不知不觉地指挥了当下的行动。所以说,回答“你经历了什么”这个问题,对于理解一个人当下的状态是至关重要的。

02.曾经的过往,深深影响着当下及未来的生活

佩里医生说,一起创伤事件的威胁性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

因为这对于当事人来说,一次严重的创伤事件就好比遭遇海难,船只沉没了。随之而来的,是原有认知模式被推翻、内在信念被粉碎、世界观被颠覆,甚至原来最亲近的人变得不可信任。

可是他需要重建自己的内心信念,于是他的意识会一次又一次地回到沉船现场,一块一块地寻找记忆的碎片,他要把它们转移到安全的地方,用来重建自我认知。

这种对过往创伤的重访,包括无数次有意识或无意识的“情景再现”,这个过程充满痛苦。可是,这是疗愈不可回避的一部分,而且需要时间。在这样漫长而艰难的过程,创伤当事人常常会因痛苦不堪而紧张、焦虑,并由此引发应激障碍。

创伤应激障碍主要有四种典型的表现形式:

一是侵入性症状。那些不愿想起的创伤画面和记忆会在头脑中反复出现,与之相关的梦境甚至是噩梦也不断袭来。

二是回避性症状。为了避免难以承受的痛苦,当事人会选择不许自己悲伤,强迫自己对创伤轻描淡写,掩盖事实。

三是认知和情绪的负性改变。包括悲伤、无法感知喜悦、总是看到事情的消极面,以及情绪和身体上的深度疲惫等等。

四是唤醒反应改变。包括焦虑、高度警觉、惊吓反应增加、心率快且不规律,以及睡眠问题等。

创伤应激障碍的这些反应对身体、情感的影响是持续的,如果不认真对待,这种影响甚至有可能会跨越几代人和不同人群,产生严重的社会性后果。

比如,情绪创伤会增加健康风险,包括心脏病、哮喘、胃肠道疾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

再比如,当创伤使“依恋”能力受损时,会在友谊、工作、家庭关系等方面出现问题,甚至有可能被代入养育模式,让不良影响代际传承。

过往的创伤事件就这样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时间并不会让痛苦走开,对于身陷痛苦困境中的当事人来说,想要独自与自己的创伤真正和解,是一件异常艰难的事情。

那么如何走出低谷、减少创伤的负面影响呢?了解“经历了什么”只是第一步,通过洞察过去,伤口被层层剥开,真相暴露出来,真正的疗愈才刚刚开始。

03.用积极健康的关系疗愈创伤,夺回人生掌控权

疗愈需要复原力,而复原力并非天生就有,它来自于自我认知和外来支持的共同努力。《你经历了什么》告诉我们,只有真实的自我得到了来自他人的理解与认可,才能带来真正的疗愈,所以,一个人是无法独自与自己的创伤和解的。

也就是说,只有健康积极的人际关系互动,才能带来真正的自我调节。否则,即使是看起来最有复原力的人,也会因为关系缺失、持续不断的压力、痛苦以及创伤而最终被耗尽力量。

我们可以从创伤事件发生后的现实表现中理解这一观点:

在创伤发生后最初的几周里,家人、朋友和社区相关人员通常会动员起来,向当事人提供情感支持,当事人自己的身体和精神能量也还能发挥作用,所以,这个时候一般不会出现情绪低谷。

然而,很快人们就会发现,面对被摧毁的生活,时间和任何人都无法将当事人的痛苦带走。这时,家人、朋友和同事开始慢慢和他保持距离,因为强烈的创伤性痛苦让他们的情绪深受感染。

于是,人们一边自我安慰说“时间会冲淡一切,他们会好起来的”,一边把注意力从悲剧中移开,继续自己的生活。此时,深陷痛苦或遭受创伤的人越来越孤独无助,大约六个月后,情绪开始跌入谷底。

之后,他的情绪会在底部漂流,如有唤醒线索出现,就会被动地面对应激反应;如有心理支持或疗愈时机出现,就会有所缓和。在起起伏伏中,有的人情绪敏感度不断降低,从谷底慢慢飘浮上升;也有人应激反应越来越严重,就此彻底沉沦。

从这个常见过程中可以看出,在与创伤和解的过程中,要想构建复原力,需要当事人和那些愿意陪伴他、支持他的人共同努力,通过建立爱的连接,重新找回归属感。

所以,如果我们是创伤事件当事人,需要这样去面对创伤:

首先要认识到,虽然仅凭自己的力量很难与创伤和解,但我们需要勇敢地接受现实,不回避,不隐藏,敢于承受挑战,为自己创造安全有爱的环境。

其次要让自己参与到有节律的活动中,帮助自己实现有效的调节。比如在大自然中散步,去踢球、投篮、跟着音乐跳舞等等。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一定要让自己加入到健康的团体中。当家人和朋友可以真正“看到”“听到”你时,你就已经处在一个天然的疗愈环境里了。不过,不要尝试通过在网上加“好友”来寻找强大的归属感。因为我们需要更多的目光接触和言语交流,而网络连接往往是空洞的。

如果你愿意给创伤者提供支持,那请一定记住,与一个失调的人进行有意义的沟通是非常困难的,因为当一个人情绪失控时,语言对他不起作用,反而是你说话的语调和节奏更有影响力。

所以,你可以安静地陪伴他。如果你想用语言交流,那最好是复述他们所说的内容,这种“反馈式倾听”可以象海绵一样吸收对方的情绪。同时,不要追问他在想什么,要让他自己把握何时讲述自己的创伤,这可以帮助他创建自己的康复治疗模式。

总之,从创伤中走出来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好在我们神奇的大脑具有独特的适应性和可塑性,所以尽管每个人都会经历不同的创伤,但每个人也都有疗愈的可能。

所有因创伤而破碎并留下伤痕的人,都有机会把自己的经历变成创伤后的智慧。我们经历的一切,终将化为掌控人生的力量。

结语:

在《你经历了什么》这本书中,不仅解析了创伤、逆境的前世今生,还从不同角度解读了问题儿童的逆境成长、婴幼儿的教养陪伴、社会的关系贫困、人类进化的影响,从神经脑科学的角度解释了创伤知情、屏幕时间、情绪传播、节律调节、共情能力等诸多知识与技能。

我们每个人都是从过往走来,是过去决定着现在,而现在也正决定着未来。就在当下,也许你曾经是创伤的经历者,也许你想给孩子一个充满爱的童年,也许你正在帮助身边的亲人朋友走出创伤困境……

无论你处在人生哪个阶段,面临怎样的情绪困惑,《你经历了什么》这本书都将给到你最及时的支持。

在《你经历了什么》的封底上有这样一句话:这本书将改变你看待人生的方式。这也正是我现在最想告诉你的。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