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性颅内损伤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台湾江蕙现象中的狂热与温情 [复制链接]

1#
颠疯病

台湾“江蕙现象”中的狂热与温情


中新社台北1月16日电 题:台湾“江蕙现象”中的狂热与温情


中新社 邢利宇 路梅


16日,台湾闽南语歌坛天后江蕙告别演唱会“祝福”宣布加开9场。为避免此前购票引发的系统瘫痪问题,加场的9万张门票自25日起将通过宏基云端服务出售,并规定购买者需先用身份证注册会员,每人限购4张票。


江蕙,1964年出生于台湾嘉义县。幼时家贫,8岁时就携妹妹江淑娜在台北酒家走唱。因所唱多悲伤情歌,姐妹俩被称为“苦情姊妹花”。1981年出版第一张专辑迄今,江蕙已录制专辑40多张,并连续获得四届台湾金曲奖。媒体评价她“不仅是近代闽南语流行音乐的进化史,也成功塑造了台湾女性典范”。


2015年1月2日,江蕙宣布将在“祝福”演唱会后告别歌坛。随后,1月5日、6日、7日三天,定于7月起在台北小巨蛋、高雄巨蛋的16场“祝福”演唱会门票预售,引发了全台疯狂抢购热潮,一时间成为街头巷尾热议话题。


这次演唱会门票有多难买?台湾友调侃,比抢iPhone还难!为方便购买,大部分门票通过设在超市的电脑终端售卖。开卖首日,络售票系统就被涌入的35万流量冲至瘫痪。媒体用“哀鸿遍野”来形容此购惨状。


第二天,对售票系统失望的民众直接来到主办方宽宏艺术大楼外排队买票。期间不仅发生口角冲突,还发生偷窃事件。当日票全部售完后,还有上百未买到票的民众不甘离去,甚至有人在拥挤等待中昏倒送医。


7日傍晚,统计全台16场、16万张门票全部售罄,票房超过6亿元新台币。


媒体报道,有*牛*将最高6800元新台币的摇滚区票卖到4万元以上。还有借门票诈骗民众钱财,有拿门票到当铺典当等各种事情发生。


抢票旋风也通过互联延烧到大陆。发现,在淘宝上就有台湾卖家代购江蕙演唱会门票,虽然价格不菲,但已有成交记录。


“惦惦无声,头犁犁,看着纷乱的土地,诚心最后博一杯,望天替咱保庇这个家……”去年高雄气爆,江蕙在上借《博杯》歌词,表达对高雄的惦念与祝福。出道30余年,江蕙用歌声言说着几代台湾人的情感,从中老年人到年轻族群,都有江蕙的忠实拥趸。因而年轻歌迷买不到票,就在络上激烈讨论,炮轰售票弊端。


看到歌迷为抢票受各种苦伤,江蕙在社交媒体上表示,“宽宏售票,求求你们快快改善吧!*牛黑牛,求求你们有点良心吧!实在不忍心看到歌迷朋友这样一路煎熬折磨。”


演唱会门票疯抢期间,也不乏温情的故事传出。有人呼吁,别忘了照顾不会上买票的“银发粉丝”。有民众在上记录:在便利店看到一对银发夫妇点买演唱会的票,店员很好心拿椅子给老人坐。


一位来自新西兰的雕刻家费尔,曾六次来台寻找在此登山失踪的儿子,得到很多台湾民众的帮助。他在描写这段经历的书中回忆,寻子过程中偶然听到江蕙的歌声,虽然听不懂歌词,但“这是在唱人们受伤的感情”,唱出了“人生最浓缩的苦、最纯然的爱”。


在台北举行的宣布加场会上,未到场的江蕙在委托经纪公司代念的亲笔信中,表达了对歌迷的心疼和感谢。她说,开演唱会的初衷是希望社会和谐,每个人都能感觉到幸福。对于歌迷想听她唱歌的心情,她充满感激,在衡量自己的体力与场地时间后,允诺加开9场,并非出于压力,而是“甘愿欢喜的”。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