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四岁女童重伤入院
专家会诊查出16种伤情
面对质询家属闪烁其词
称“厕所跌倒未受外力打击”
年8月10日,医院,接诊了一位全身多处受伤的四岁女童。然而,对于受伤原因的询问,家属始终含糊对答,并刻意隐瞒。院方启动应急联动机制后,省市妇联、公安及检察院多部门联合调查发现,女童小云严重受伤的背后,竟是多次遭到了其母亲男朋友的残忍施暴。
年8月10日,医院,接诊了一位受伤严重的四岁女童。
医院多次组织专家会诊发现,四岁女童全身有16种伤情,除了头部外伤、颅骨多发性骨折、记性肾功能衰竭,还出现颅内出血、颅底骨折、肝挫裂伤、右肾梗死、肝功能异常,简直触目惊心,让人无法置信。
经鉴定,女童小云的人体损伤程度,已经分别构成重伤二级及轻伤一级。面对医生问询,小云的亲属,闪烁其词。
据了解,小云的父母离异,事发前半个月,小云被送由母亲郑某某抚养,郑某某与男友彭某同居。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陈淳媛医师认为,彭某的说法,并不能对女童的伤情做合理解释。随即,她将情况上报了医院医务部。
很快,医院医务部,启动了应急联动机制,分别将情况向长沙市妇女联合会及公安部门做了专题报告,反映女童小云病情与家属提供的病史,有较大出入,请求两部门介入,调查受害者是否存在被虐待可能。
随后,长沙市妇联启动多机构联动和干预机制,组织维权干部、妇女儿童维权服务中心法律援助律师、长沙开福区鑫晨婚姻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社工介入跟进。与此同时,公安部门将有关情况反馈至了长沙市岳麓区人民检察院。
-2-
多方追查被隐瞒的伤情
模拟情境揪出施暴者
为宣泄个人情绪无情施暴
犯故意伤害罪被判刑八年六个月
经多方力量了解,女童小云受伤的真相逐渐浮出水面,其母郑某某及男友彭某,隐瞒了被害人小云的受伤实情。主治医生及公安机关认为,被害人小云的伤情明显为外力所致。
年11月9日,长沙市岳麓区人民检察承办人,与公安机关承办人、法医,一同前往小云家中,通过玩具模拟情境游戏、绘画游戏等方法,最终得知小云身上的伤情,由其母亲的男朋友彭某殴打所致。固定了相关证据后,公安机关启动刑事立案。年1月3日,犯罪嫌疑人彭某,涉嫌故意伤害罪被检方批准逮捕。
让人不可思议的是,在彭某第二次殴打小云时,彭某的母亲就发现了小云身上的瘀伤,但并未及时向小云的母亲郑某某及彭某提醒,也未深究瘀伤来源。从另外一方面,纵容了彭某的暴力升级。
今年7月4日,长沙市岳麓区人民法院,对此进行了审理判决。
现已查明:被告人彭某为宣泄个人情绪,在短期内连续多次,采用多种手段对被害人实施伤害,情节恶劣。被害人小云,对被告人彭某实施的伤害行为,完全没有反抗机会和能力。被告人彭某,故意伤害他人身体健康,致人重伤,其行为已构成故意伤害罪,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八年六个月。
-3-
与母亲男友共同生活
受害女童属新政保护对象
督促三项重要制度执行
确保反家暴措施落实到位
湖南省妇联法律援助律师万薇,全程参与了本次《湖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办法》的修订。小云虽然受到的是妈妈同居男友的殴打,但三人在一起共同生活,符合反家暴法,属于湖南省实施办法中的保护对象。
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湖南省反家暴实施办法新增了经常性的侮辱、诽谤、宣扬隐私、跟踪、骚扰等行为,让精神家暴行为的范围更加清晰。
强制报告、家庭暴力告诫书以及人身安全保护令制度是反家庭暴力法的重要内容。在湖南《实施办法》中,对各部门职责予以细化、完善,确保三项制度落地执行。反家暴法规定,学校、幼儿园、医疗机构、村(居)委会等发现存在家暴或疑似家暴,要报案;进一步明确了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卫生健康、民政等部门应当加强指导、督促落实家庭暴力强制报告制度。这样的强制报告制度,让更多类似小云的家暴事件浮出水面。
反家暴法规定,家庭暴力情节较轻,依法不给予治安管理处罚的家庭暴力行为,由公安机关对加害人给予批评教育或者出具告诫书。公安机关应当将家庭暴力纳入接警处警范围,明确了处置的具体措施。此外,还完善了人身安全保护令执行程序。
同时,湖南省实施办法将男性列入保护对象,对女性之外的其他家庭成员也给予同等保护。
对于家暴,
我们零容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