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性颅内损伤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年会内容早知道年会精彩内 [复制链接]

1#

中华医学会第十九次全国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学术会议于年9月12-15日在美丽的北国春城——长春召开。本次会议的主题为“健康新时代、康复新征程”。会议将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作专题讲座,内容既包括康复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又涵盖本学科的发展前沿。会议期间将进行论文交流并评选优秀论文,举办康复仪器设备展览和新技术研讨会,介绍最新康复设备。

说了这么多,您是不是已经迫不及待的准备参加会议了?那么早知道(五)今天开始为您国内著名康复专家的报告。

专家介绍

顾新

大会报告:《锤子与钉子——疼痛康复临床思辨》

中华医学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会第九届主委第十一届常委,北京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康复学专业委员会第十届主委第十二届副主委,中国康复医学会理事,中国老年医学学会康复分会会长,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康复技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远程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肿瘤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会长。

主讲内容:治疗疼痛的手法和运动疗法有许多,但其应用的核心治疗要素是力,方法学的差别在于力施加的方式以及力的方向、强度、时间等参数。因此这些康复治疗方法最直接的适应证就是各种力学性疼痛。如果面对的患者疼痛的特点是间歇性痛,疼痛程度与姿势、动作有关联,就应该适用。如果面对的患者疼痛的特点为持续性疼痛、夜间痛明显、疼痛部位红肿热明显等化学性疼痛的主要表现,就不适用。这种临床实践的方法可以比喻为“手握锤子找钉子”,看准了再砸,而此时钉子的特性和支撑面的特性还决定了锤子施加力度的大小。

专家介绍

丛芳

大会报告:《颅脑损伤后水中评定与治疗》

首都医科大学康复医学与理疗学专业博士,中国康复医院理疗科主任、主任医师。担任中华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会常务委员兼康复治疗学组组长,中国医师协会康复医师分会委员兼水疗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整合医学医师分会康复治疗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北京康复医学会常务理事兼康复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主讲内容:建立颅脑损伤后水中评定与治疗的技术规范。通过查询相关文献,总结颅脑损伤后水中评定与治疗的相关知识与技术。颅脑损伤患者通常会遗留一定程度的功能障碍,包括运动功能障碍、感觉功能障碍、认知功能障碍、心理情感障碍、社会参与障碍等。颅脑损伤的康复治疗需要多学科综合评估与治疗,作为一种较新的治疗方式,水疗在颅脑损伤的康复治疗治疗中应用越来越广泛。

专家介绍

潘钰

大会报告:《脑机接口手功能康复中枢机制》

年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获康复医学与理疗学博士学位,致力于无创神经干预、脑多模态影像、脑机接口和康复机器人研究。主持北京市科委、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组织部和清华大学等课题。已发表论文数十篇,参编著作6部。目前担任中华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会常委和神经康复学组组长、中国康复医学会理事、中国医促会肿瘤康复学组组长、北京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损伤专委会主任委员、北京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会常委。

主讲内容:脑卒中后手功能康复一直是康复领域的重点和难点,研究发现强制性运动疗法、运动想象、康复机器人能一定程度的改善卒中后手功能。然而对于严重的脑卒中,大约79%患者手功能不能得到有效恢复。脑机接口技术近年在国际上研究逐年增加,通过脑机接口结合运动想象和手功能康复机器人可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手功能,提高实用手比例、降低废用手预后。

好了,今天就给大家“泄密”这么多了,后续还会有更多的精彩预告,一定要坚持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