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性颅内损伤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百通技能影像诊断CT影像诊断快 [复制链接]

1#

点击上方“百通医师帮”蓝字,回复下方关键词,海量资料免费领:

30G真人实操视频,真人实景教学..

21年新版《医考口诀大全》,1h/每天,掌握75必考点

医考《通关秘钥》,内含6大秘籍,助你一次过医考

第一站:临床思维能力影像诊断第三节CT影像诊断1考情分析

影像诊断每年考核分值为6分,考试形式为3个选择题,每题2分。

2考纲要求(执业33个;助理15个。)考点归纳1.肺炎

1.肺炎(助理不考)

(1)大叶性肺炎CT表现:①肺窗显示与肺叶或肺段相一致的大片状高密度影。②高密度影边界清晰与叶间裂相一致。③高密度影内可见支气管充气征。

记忆:大叶性肺炎=青年人+发热+大片白斑片影。

(2)小叶性肺炎CT表现:①多位于双肺中、下叶。②支气管分布。③呈小斑片状阴影。④边缘模糊。⑤可部分融合形成小片状,占据小叶。

记忆:小叶性肺炎=双肺下叶+散在斑片影。

2.肺结核(助理不考)

肺结核CT表现:

①病变多位于双肺上叶的尖、后段及下叶背段;

②呈不规则斑片状阴影;

③边缘界清晰(结核球,结核性空洞,干酪性肺炎);边缘模糊(浸润为主的病变);

④密度稍高;

⑤阴影变化极慢(2~3个月);

⑥常见钙化灶空洞;

⑦邻近胸膜常见增厚、粘连;

⑧亦可形成结节状、小块状阴影。

记忆:肺结核=青少年+低热、咳嗽、咳痰或咯血+肺尖或锁骨上下区阴影块

3颅脑损伤:颅骨骨折、急性硬膜外血肿、急性硬膜下血肿

颅脑损伤:颅骨骨折、急性硬膜外血肿、急性硬膜下血肿

(1)颅骨骨折

①线样骨折:以颞顶部多见,显示颅骨全层断裂,骨折线宽窄不一,可伴有骨膜下血肿或硬膜外血肿。

②凹陷性骨折:以顶部最多见,显示颅骨全层凹陷,骨片可移至颅内,常刺破硬脑膜造成局部出血。

③粉碎性骨折:多位于额部,显示骨折部位多个骨碎片,常伴有骨片移位和颅骨局部凹陷,骨碎片可刺破硬脑膜造成局部血肿形成。

④穿通性骨折或开放性骨折:显示颅骨缺损和移位的骨折片。

记忆:颅骨骨折=外伤史+骨质不完整

(2)急性硬膜外血肿典型急性硬膜外血肿:CT平扫表现为颅骨内板下梭形或双凸透镜形均匀一致高密度区,边缘光滑锐利,多位于骨折附近,一般不跨越颅缝,极少越过中线,可伴有一定的占位效应。

记忆:急性硬膜外血肿=外伤史+颅骨内板下的梭形高密度影

(3)急性硬膜下血肿急性硬膜下血肿:CT表现为颅骨内板下新月形或弧形高密度影,血肿范围广泛,可超越颅缝,常伴有脑挫裂伤或脑内血肿,脑水肿和占位效应明显,即大脑中线结构向对侧移位,同侧侧脑室受压。

记忆:急性硬膜下血肿=外伤史+颅骨内板下的新月形高密度影,伴中线移位

4.脑出血

脑出血CT表现:

①急性期:发病1周内,血肿呈边界清楚的均匀高密度影,基底节区血肿多呈肾形,其他部位的出血可呈圆形或不规则形;血肿周围环以薄层低密度肿带;常产生占位效应,包括脑室受压、中线结构移位及脑疝形成;脑出血可破入脑室或蛛网膜下腔,表现为脑室或蛛网膜下腔密度增高。

②吸收期:发病1周~2个月,血肿缩小并密度减低,边缘模糊,周围水肿带增宽,占位效应于第2周最明显,而后逐渐消失。增强扫描血肿周围可有环状强化。

③囊变期:发病>2个月,形成低密度囊腔,边界清晰,无占位效应,邻近的脑室或脑沟增宽。基底节区出血的后遗囊腔多呈裂隙状低密度影。增强扫描环状强化消失。

记忆:脑出血=实质内的高密度影,常伴中线移位

5.脑梗死

脑梗死的CT表现分三期:

Ⅰ期:发病24小时之内。CT检查可无阳性发现,或仅显示局部模糊的低密度影,CT灌注成像可发现异常。

Ⅱ期:发病第2天~2个月。CT具有典型表现,平扫表现为低密度灶,部位、范围与闭塞血管供血区一致,皮、髓质同时受累;病变的大小、形态与闭塞的血管有关,可呈扇形、圆形、椭圆形等,若有占位效应,相对较轻。2~3周时出现“模糊效应期”,病灶变为等密度,增强扫描呈脑回状强化。第4周~2个月,梗死区边界清晰,密度均匀降低,近似脑脊液密度的囊腔。

Ⅲ期:发病2个月以后。梗死区形成边界清晰锐利的低密度影,病灶无强化,伴有局限性脑萎缩,可见邻近的脑室及脑沟扩大,中线结构向患侧移位。

记忆:脑梗死=实质内的低密度影

面对越来越难的医考

百通世纪送福利啦

《通关秘钥》

★新版实践技能图书★一通百通包精装版

★24课时精品直播★3D仿真实操系统

★+核心视频★1万+题库任你刷

6大通关秘钥全部免费领

只为让你喜提医师证

领取方式

扫码即可免费领取

抓住绝好资料,轻松通过医考

好文!必须点赞+在看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