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用什么方法治疗 http://pf.39.net/bdfyy/bdfzg/190710/7288900.html在影视作品当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一幕,当剧中的重要人物在即将被执行死刑的时候,往往会出现峰回路转的情节,这时候会有一人大声高喝“刀下留人”。但在现实过程当中这样的情况是十分少见的,因为涉及到重大的刑事案件,我国相关司法机关会进行严格审查,加上还有律师进行当庭辩护,因此被判处死刑的罪犯基本生都是罪有应得。
但在二十一世纪初一名叫做朱占平的律师却在现实当中上演了“枪下留人”这样的情节,当时这名死刑犯即将被执行枪决。朱占平以最快的速度来到最高院庭长李武清的办公室,竭尽全力为犯人争取时间。朱占平的举动体现他自身对于法律的忠诚和对生命的尊重。
朱占平出生于五十年代的陕西子洲县,小时候他就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名实事求是的新闻记者。原本以为他会不断朝着这条道路前进,但人生当中的一次经历让他改变了自己的想法。八十年代初朱占平的家人和当地的权贵家庭发生了土地房产纠纷,双方之间还打了十年的官司,但依然没有解决最终的问题。
这件事让朱占平意识到光靠报道事实是无法做到维护自身和群众的权利的,想要做到这点只能依靠法律。此时已经年过三十的朱占平不顾他人的反对,开始学习法律知识。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他在同年取得的全国首届律师资格证,正式成为了一名律师。
在从事法律行业的过程当中,朱占平代理了大大小小很多案件,他也拯救过无数在死亡面前徘徊的人,其中的一个案件在他心底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二十一世纪初的某天,准备从律师事务所下班的朱占平遇到了两位神色十分紧张的人。
他们两人其中的老汉请求朱占平救救自己的孩子,朱占平连忙请对方坐下叙说情况。原来老汉的儿子董伟身上背负了人命,但其中的经过却比较复杂。简单来说董伟和被杀的宋阳两人之间有些小矛盾,后来宋阳找人来殴打董伟,在双方打斗的过程当中董伟顺势拿起地上的一块砖头敲在了宋阳脑袋上,但没想到数天之后宋阳因为颅内损伤严重而死亡。
检察院以故意杀人罪对董伟提起诉讼,一审法院更是判处了董伟死刑。得知情况的朱占平表示如果事实属实的话,那么董伟是存在自卫情节的,法院对于董伟的量刑过重了。当然作为一名专业的律师,不能仅仅听从对方的一面之词,更多的是还需要确认事实和证据。
很快朱占平开始对案件进行了调查,在查阅相关资料和询问相关人员之后,他找到了一位摩托车司机的证人证言似乎与其他人的证言存在不符之处。但想要凭借这一点内容就推翻整个案件是存在很大困难的,于是他继续询医院的司机,根据司机提供的内容他再度找到了案件当中的多处疑点。
了解完情况之后他连夜写下了一份辩护词提交到省高院,朱占平在辩护词当中表示董伟的行为属于防卫过当,虽然需要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但还有达到判处死刑的地步。原本朱占平以为自己辩护词上的充分内容会让法院改判,但结果却是二审法院维持了死刑判决。
这样的情况让朱占平感到十分不安,要知道二审判决一出就代表着很快就将执行死刑。面对这样的恶劣情况,朱占平没有放弃,他继续赶往北京找最高院进行申诉。在经过长途跋涉之后他终于来到了北京,在经过数次沟通之后他的申诉材料才终于提交到最高院,对方表示会尽快处理。
原本以为事情会得到解决,朱占平却从董伟父亲打来的电话当中得知,法院在第二天上午就要对董伟执行死刑了。朱占平听完之后连晚饭都没来得及吃就继续开始想办法,只是此时赶往最高院也来不及了。他心急如焚地在第二天一大早便来到法院门口等着,当时距离执行死刑的时间只剩下了两个小时。
只是昨天那位收下他申诉材料的女法官并不在法院内,就连董伟的家人都对此感到绝望了,但朱占平表示只要自己没有听到枪响就不会停止努力。朱占平领到一张入门券之后一路跑到副庭长李武清的办公室,迅速将情况和对方说明。
总结:得知情况的李武清立即打电话开始联系本案的执行法官,在得知还没有执行枪决的时候,他立即下达了推迟执行死刑的时间。在最高院的“暂缓执行命令”签署下来的时候,朱占平才终于松了一口气,此时他身上的衣服早已被汗水湿透,当时只不过是四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