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驶电动车撞倒他人后逃离现场,南开交警散射状网上网下联动侦查,仅用3小时破获致人死亡交通肇事案件。公安交管部门提示,正确佩戴安全头盔可以大大减轻交通事故对驾乘人员的直接伤害,有效降低电动自行车事故的死亡率。
10月31日11时30分,交警南开支队体育中心大队接警称,宾悦桥桥下辅路发生一起致人重伤的肇事逃逸交通事故。接警后,南开支队抽调精干警力成立专案组并设置3个工作小组快速投入侦查工作中。经调取现场视频发现,事故伤者王大爷正常骑行电动车的过程中,被一辆顺向驶过的电动车撞倒在地,头部受伤流血,而肇事者向后回头看一眼后即驶离现场。肇事者衣着和车后背箱均有某电商配送平台式样,民警根据这一明显特征,以事故现场为中心,向周边道路以散射状展开逐一排查,共调取案发地周边20余处路口路段的监控录像,很快就查出肇事者所在的工作地点。
当天14时20分,民警在华苑新城附近将肇事者禹某查获,而事故伤者则因脑部受伤严重经抢救无效死亡。目前,禹某涉嫌交通肇事罪已被依法刑事拘留,此案移交公安南开分局进一步调查处理。
事发时,老人并未按照相关规定佩戴安全头盔。公安交管部门统计数据显示,本市今年第三季度,涉及电动自行车驾驶人的交通死亡事故,特别是60岁以上老年人驾驶电动自行车引发死亡交通事故的起数同比大幅上升,而涉及电动自行车死亡交通事故中,未按规定使用安全头盔的比例高达82.54%。
电动自行车之所以必须戴头盔,是因为驾驶中最易受到致命伤害的部位是头部。当驾驶人从电动自行车上摔倒时,重力加速度导致头部的速度相当于20公里每小时,再加上车辆本身的速度,非常容易对头部造成较大伤害。据公安交管部门事故支队法医邢鑑琨介绍,人类颅脑起到保护作用的主要有8块骨头,其中较为坚硬的为枕骨、额骨、顶骨,较为脆弱的是两侧的颞骨和颅底的蝶骨,一旦人骑车时向两边摔倒时,很大可能伤到较为脆弱的颞部,即使是较为坚硬的骨骼受到撞击,也可能通过挤压导致较为脆弱的骨骼受伤,从而造成颅脑损伤。
正确佩戴安全头盔可以大大减轻交通事故对驾乘人员的直接伤害,有效降低涉及电动自行车事故的死亡率。电动自行车在高速行驶过程中,一旦发生碰撞、侧翻,驾乘人员往往会被高速抛出而造成伤亡。如果戴上头盔,坚韧的头盔外壳首先可直接抵御外力对头颅的冲击,缓解瞬间产生的撞击力。同时,头盔里层的缓解层可以进一步减缓外力作用于头颅的力度、速度,同时可使作用力得以分散,从而消除外力对颅脑的损伤。而且达到合格标准的头盔还具有防穿刺的功能,当电动车驾驶人头部碰到利刃、钉子、尖石时,能够保障头颅不被撞伤。另外,戴上头盔还可降低外界噪音影响,提高安全行车集中注意力。同时,外壳醒目的色彩,也能提醒其他车辆驾驶人注意。
(焦轩滕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