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室里看人生,走进别人的故事,思考自己的人生。67岁的张英(化名)是云南寻甸人,8月27号中午,她在地里做农活时不小心从田埂上摔了下来,整个人陷入昏迷,随后被送医院治疗。
来到急诊室时,张英的脚上还粘着泥土,她一直闭着眼睛,情绪有些躁动。
张英的家属:“从摔伤到现在都不会说话,到现在中间还昏过去了。”
陪在张英身边的是他的老伴儿,赵福。赵福说,早晨他和张英商量好到地里割草喂牛,没想到,各自分开后,老伴儿却出事了。
张英家属赵福:“我回头看到她不在田埂上了,我就过去那边找她了,也就是几分钟的事情,不知道是滚下来的,还是怎么摔下来的也不知道,我过来看到她的时候,已经躺在地上了。”
赵福回忆,妻子摔下来的田埂大概有一米六高。两人割草时已经过了正午时段,天气不算炎热。他也不清楚老伴摔倒是否和中暑有关。医生检查后发现,张英的头部并无明显外伤,但情况却不容乐观。
医院急诊外科医生宋贵然:“从查体来看,她主要的受伤的位置还是在头上,病人现在还有点烦躁,有点浅昏迷的状态,问她问题她都没有回答,没有任何反应,他们当地做得CT显示就是颅内出血。”
医生为张英安排了CT复查,但此时病人的情绪却变得暴躁起来。
医生对话张英:“躺平,躺平,不行这样做不了检查。”
张英的意识不太好,一直在床上乱动,导致检查无法正常进行。经过医生同意,护士用药先把她的情绪稳定下来。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家属在焦急地等待检查结果,神经外科医生来到急诊室参与会诊。
医院神经外科俞泽然:“一般像颅脑外伤这种情况,在短期内超过24到48小时,病人病情是极有可能加重的,挫裂出血的情况下,脑子会进一步出现肿胀,会导致颅内压增高,就好比一个锅是一个密闭的环境,脑子压力得不到释放会影响呼吸循环等。”
晚上8点,张英住进了神经外科的抢救室。此时饭点已经过去,医院里忙前跑后,希望检查结果能带来一些好消息。但事与愿违,张英的病情加重了。
医院神经外科俞泽然:“现在这些白色的都是出血的一些病灶,很多,周围黑的这些都是水肿。”
家属:“为什么会有这些病灶呢?”
医院神经外科俞泽然:“头上是骨头嘛,摔下去之后脑子和这个地方摩擦就出血了,医院照的片子对比,出血是增多的,很明显的增多。”
赵福和女儿还没有意识到头部出血增多所带来的危险。而张英24岁的孙子,正在努力明白这一切。
张英的孙子小赵:“下午3点40左右,我接到奶奶摔倒的电话,确实感到很意外,因为之前一切都挺好的,昨天前天打电话回家都挺好的,我接到电话的时候就说可能不行了,当地医生给出的结论是不一定能撑到这里,医院就先救吧。”
夜幕降临,城市的灯光依然耀眼。但赵福和家人们来不及欣赏这一切,他们等在抢救室门口,默默的祈祷。遗憾的是,十多个小时后,张英的病情又加重了,随着并发症的到来,治愈机会越来越渺茫。年纪大了、手术风险也高。看着奶奶重伤的身体,小赵决定把她带回家乡。
医院急诊外科医生宋贵然:“其实对于任何人来说,摔到头部都有可能会致命的,像老年人比如自我防御的能力比较差,摔下去以后有可能是直接头部着地,都有可能会造成比较严重的摔伤,高度可能不一定很高,但是有可能就会伤得比较重。如果有人发生意外受伤之后,先把病人放平,不要让颈部明显歪曲,如果颈部有明显扭曲的话,可能颈部有损伤,需要专业人士来处理。”
记者:李婧莱马炽韬
编辑:夏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