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38医院心内科赵刚副主任医师的门诊,做冠脉介入移位2个月的追踪。他的妻子表示:“医院的白衣天使给了我丈夫新的生命,让我们能有一个完整的家庭。”
记者了解到,2个月前,林先生因医院急诊。一线医生接诊后很快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而心梗后介入手术尽早开通梗死相关的血管是最佳的选择。病人年纪虽轻,但是有烟雾病史且有两次开颅手术史。烟雾病是颅内血管先天发育畸形,本身就可以造成颅内出血,而介入治疗术中要用到大剂量的抗凝剂。如果不及时开通血管,心肌梗死的范围会越来越大,有心力衰竭、恶性心律失常甚至猝死的风险。面对两难选择,病人家属深深陷入了矛盾之中。
“希望能救救他,我们儿子才上小学,不能让孩子没有父亲啊。哪怕有一丝希望,我们也要。”林先生的妻子慕名向擅长冠心医院心内科赵刚副主任医师寻求帮助。她哭着恳求道:“他在4年前因为烟雾病两次来上海看病,花光了所有的积蓄,这次发生了颅内出血等并发症。”经过仔细检查和研究病情,并了解到患者特殊的家庭情况,赵医生决定为此奋斗一搏!
病人入院后,陈瑞珍教授、杨茗副主任医师、王琦住院医师、张贤护士长组成医疗小组并结合神经内科李鑫副主任医师的会诊意见,在第一时间完成了术前检查,同时调整了围手术期的抗栓策略,如术中抗凝药改变为颅内出血风险小的药物比伐芦丁,双联抗血小板药物调整为氯吡格雷+吲哚布芬。
在手术中,赵刚医生先做了冠脉造影检查,结果发现病人的三支冠脉中两支血管重度缩小,另一支血管完全闭塞。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赵医生判断两支重度狭窄的血管为“罪犯血管”,而闭塞的血管是慢性闭塞骨折,开通的时间会很长,手术风险会随之增加,因此快速处理“罪犯血管”是上策。大约用时30分钟,两支重度狭窄血管的介入治疗顺利完成。手术病人的胸痛症状立即康复,经过护理团队的精心护理,其心肌损伤指标逐日下降。出院时,赵医生仔细叮嘱了注意事项。
中国科学院院士、医院心内科主任葛均波教授介绍,烟雾病发病率极低,为16.1/,烟雾病合并冠心病更为罕见,仅为上述数据的4.6%。烟雾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颈内动脉末端、大脑前动脉及大脑中动脉起始部的狭窄或闭塞,并伴有脑底穿通动脉等侧支循环代偿性增生、扩张的疾病。异常扩张的血管多位于基底节区,在颅内血管造影检查时形态如烟囱冒出的袅袅炊烟,故称之烟雾病。烟雾病本身致残率、病死率就很高,可达到10%,而心肌梗死也是危重症。他表示,医院心内科不但在冠心病的介入治疗方面独树一帜,而且在复杂高危的并发症治疗上同时不断积累经验。本例患者年纪轻,家庭情况比较特殊,“我们能帮助到这样的患者,也正是‘一切为了病人’的中山精神的有力诠释。”
记者:姚丽敏
编辑:罗时珎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徐汇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