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性颅内损伤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从一起车祸致孕妇流产案,看精神损害抚慰金
TUhjnbcbe - 2023/9/28 17:27:00

各位读者朋友大家好!今天,法律小卖部想要跟大家分享一个法理情结合得很好的判决,这个案例发生在几年前,但对于精神损害抚慰金的认定仍然非常具有启发性。

下面,我们一起从法官的视角来看看这起案件的发展,看看法院最终的判决是否与你的期待相符合吧!

关于精神损害抚慰金的法律规定

在看这起案例前,我们先粗略了解下关于精神损害抚慰金的法律规定。

目前,法律仅针对人身权益受到损害赋予了精神损害赔偿的权利。规定主要集中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中。该解释第八条规定:

因侵权致人精神损害,但未造成严重后果,受害人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一般不予支持。

也就是说,因侵权致精神损害要请求赔偿的,必须得证明造成了严重后果。

另外,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侵权责任法》中也有一些零散的关于精神损害赔偿的内容。

司法实践中,一般只有构成严重精神损害,才有可能判决支持精神损害抚慰金赔偿要求。但是否构成严重精神损害,主要取决于身体、健康被损害的程度,而在目前并没有明确标准的情况下,一般以伤残标准作为严重精神损害的依据。

法官面临两难抉择

假如你是一名基层法院的法官,面对如下这个案件,你会如何抉择呢?

案情:一场车祸不仅让陈女士腿部受伤,还痛失了腹中的胎儿。事发当天,骑着电动车的陈女士与一辆大客车相撞,经交警部门认定,大客车肇事司机对事故负全部责任。

陈女士将肇事司机和保险公司诉至法院,要求赔偿近两万元损失以及3万元精神损害抚慰金。保险公司认为,虽然陈女士胎儿流产,但并未构成伤残,不同意赔偿她提出的精神损害抚慰金。

这一案件的案情并不复杂,双方的争议焦点也很清晰:保险公司是否该赔偿陈女士精神损害赔偿金?但这一个看似不复杂的问题,让法官陷入了艰难的权衡与抉择中。

司法实践中,交通事故中往往以是否构成伤残来判定伤者能否得到精神损害抚慰金,而在这一案件中陈女士虽然流产,但并不构成伤残,该如何作出一个公正的判决呢?

一张令人揪心的手术知情同意书

陈女士是重组家庭,夫妻二人一直渴望有个孩子,她怀孕时年龄已达39岁。这是她第三次怀孕,前两次怀孕,分娩一次,流产一次。

陈女士在事故发生时怀有约三个月的身孕。事发后经检查,其腹中胎儿无大碍,左腿伤势较严重。但几天后,医院检查时,发现自己流产了。

手术知情同意书

在陈女士提交的证据中,法官注意到了一张手术知情同意书,为了查清案件事实,通过对陈女士进一步的询问,法官知道了一个令她震撼的细节!

原来,事故对陈女士的腿部造成了损伤,医生建议通过手术进行清创缝合。为了避免手术对孩子产生的风险,陈女士在手术知情同意书上签字,决定不使用麻药进行清创缝合。

手术中,陈女士皮肤被切开进行多层缝合,仅仅第一层就缝了12针。陈女士觉得为了孩子,可以忍受这份痛苦。即便疼痛如此强烈,她也不敢吃任何止疼药。

这次询问促使法官重新去思考这起案件对伤者陈女士造成的打击和伤害。

法院认为

法院最终支持了陈女士提出的精神损害抚慰金,酌情认定精神损害抚慰金为元,二审维持了原判。大家可能对这个数额没有概念,在江苏地区,交通事故导致死亡的精神赔偿抚慰金一般支持的是5万元。

法院认为,本次交通事故虽未造成陈女士身体伤残,但直接导致其胎儿因此终止妊娠,并进行了清宫手术。

该案判决内容

对于一位年龄已近40周岁准备成为母亲的女性而言,该伤害不仅使其遭受了外科手术所致的身体上的痛苦,更带来了对未来生育的不利因素及家庭等各方的压力,该伤害对于陈女士未来的生活也必将产生负面的影响,故对陈某的精神伤害较大。

令人欣慰的是,法院的判决和法官的关怀给了陈女士生活的勇气和信心。后来她再次怀孕,最终顺利产下了一名宝宝。

法官的眼泪

这无疑是一份有温度的判决,法官勇敢地突破了精神损害抚慰金的适用范围,没有遵循惯例,没有机械地去适用法律,而是将情理融入其中,不仅符合精神损害赔偿的立法精神,也让受伤的陈女士内心感受到充分关怀。

重新回顾这一几年前的案件采访内容,最让小卖部难忘与动容的是法官在面对采访镜头时流下的眼泪。毕竟,这位可敬的女法官也是跟我们一样会被陈女士所打动的有血有肉的普通人啊!

提到那一张手术知情同意书和看到的伤疤,想到一位母亲为了保住孩子而做出的伟大牺牲,徐子敬法官仍忍不住落泪,流露出的真情让人动容,让在屏幕外的小卖部也深受触动,要知道,采访时距离一审判决已经过去了大约一年了!法官哽咽着说:我不看到她的真实情况的话,仅仅通过一个签字,我无法感受到她当时做了这个决定,她是下了多大狠心、多大的决心啊。

小卖部想,也正是有着这一份内心的柔软,才不至于拘泥于过于僵硬的司法惯例。才让我们看到,法与人情可以结合得如此动人。

在这一案件的判决中,法院对于为什么支持精神损害抚慰金进行了说理。法条上仅仅写了“造成严重后果”,而在实践中如何适用才符合立法精神,需要结合案件的具体事实进行衡量,而不是机械地适用法律。

法官通过发现证据中的细节和细致的询问,最终的判决达到了法理与人情的统一。而那份看起来似乎不起眼的手术知情同意书,无声地诠释了母爱的伟大和牺牲,是坚定法官内心的关键证据。

注:本文图片素材来源自法治在线节目。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

1
查看完整版本: 从一起车祸致孕妇流产案,看精神损害抚慰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