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又至
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故事
给这个传统节日
增添了许多浪漫
今天,我们将镜头
对准脱贫攻坚战场上
那些携手战贫的夫妻
感受他们的浪漫
软米粑粑的幸福味道
还记得总书记做米糕的佤族村民李发顺家吗,他们的脱贫故事让人泪目又提气。
02:20年,李发顺出车祸导致严重颅内损伤,治疗不仅用光了家里所有存款,还欠了4万多元的债务,并落下肢体残疾二级。
为了防止肌肉萎缩,妻子杨彩芹用绳子绑着李发顺练习走路,此后,李发顺又自己坚持康复锻炼三年,成功丢掉了拐杖。
年,李发顺家成为了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
妻子外出打工,车祸后丢掉拐杖的李发顺曾骑着电动三轮车走街串巷卖水果,也曾尝试过做手工艺品。
这几年,李发顺家每年都要做几百斤的大米粑粑,拿到集市上卖,还有一部分则是乡亲们送来大米,托他“来料加工”,他收一点合理的加工费。
年元旦,李发顺从亲戚手中借款元发展生猪养殖。
凭借参加培训时学到的养殖知识,几个月后,就出栏了5头肥猪,后又购买了5头,育肥后又全部出栏……
也是这一年
李发顺家通过养殖
和妻子外出务工增加了收入
脱贫出列
如今
两个孩子成为他们拼搏的动力
不向生活低头
不向命运低头
是李发顺夫妻的真实写照
“奋发图强兴家业,奋勇拼搏奔小康”。李发顺家中堂的这幅对联,最好地诠释了李发顺一家自强不息、不等不靠的奋斗精神。
他家的脱贫故事,是整个云南脱贫路上的一个生动缩影,它见证了不计其数的困难群众,在政府的倾情帮扶和自强自立的共同努力下,过上了越来越美好的生活。
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
是执子之手
为更好的日子奋斗
来源:云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