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胡杨网」
年度“兵团新时代好少年”是在各师市和兵团教育局推荐、兵团文明办初审的基础上,经兵团文明办、教育局、团委、妇联、关工委等部门联席会议审议产生,旨在通过选树身边榜样,引导广大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弘扬时代新风、争做时代新人。
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下五位好少年的优秀事迹吧!
潘星儒
潘星儒,女,汉族,年7月出生,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中学九年级(1)班学生。
坚强乐观,积极向上。年2月,潘星儒不慎右腿韧带拉伤,膝盖髌骨损伤,不能下蹲,不能独立上洗手间,更不能参加体育中考。家人想让潘星儒休学一年以便在家休养身体,但她一边坚持每天做两次康复训练,一边坚持自学课程,凭其坚强毅力为自己八年级学业交上了一份满意答卷。
热心公益,播撒爱心。潘星儒参与社会公益实践活动已有5年之久。她经常利用假期去养老院做义工,帮助老人做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七年级暑假还带领班上部分同学一起去养老院演出,赢得了老人们阵阵掌声,是老人们心中的“小孙女”。年,潘星儒得知一名学生有自闭倾向,在征得对方家长同意后,想办法将这名同学约出来,与班上几名同学一起陪着这名同学做手工、做游戏,使这名同学慢慢走出了自己封闭的世界,重新融入到社会大家庭。
知恩感恩,孝亲敬长。年初,潘星儒的外婆不慎把右胳膊摔断。那时候,潘星儒的爸爸在南疆驻村工作,妈妈一人既上班又照顾摔伤的老人,也因劳累过度患上带状疱疹,躺在床上疼痒难忍。为了照顾外婆和妈妈,潘星儒每日自觉早早完成作业,揽下各种家务活。她经常早起一小时,先给外婆喂好饭,然后自己吃饭、上学。平日空闲时,潘星儒常去爷爷奶奶和外婆家看望陪伴老人,经常能让爷爷奶奶和外婆开怀大笑。
先后获得第四届“全国中小学生经典阅读行动”初二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A级、第二十二届“语文报杯”全国中学生主题征文省级二等奖等奖项。
姚方媛
姚方媛,女,汉族,年7月出生,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中学高一(10)班学生。
品格坚强,性格坚韧。年冬天,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导致姚方媛锁骨骨折、颅内出血,不到10岁的她经历了“鬼门关走一遭”的开颅手术。作为“兵三代”“疆三代”的姚方媛,那些蕴含着兵团精神的红色故事赋予了她坚强的品格、坚韧的力量,帮助她顺利度过了艰苦的康复训练。年末,姚方媛又意外骨折,中考备考阶段近两个月依靠轮椅活动,然而她凭借过人的毅力和坚韧,坚持刻苦备考,年中考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心怀感恩,热心奉献。回想起自己病痛的日子,姚方媛心怀感恩,感恩受伤时帮助自己的同学,感恩悉心教导自己的老师,感恩无限支持自己的学校。大家庭的温暖让姚方媛变得更有爱心,她积极投身志愿服务工作,利用节假日到福利院、社区献爱心、做义工,用无私奉献回馈多方关爱。在假期里,她到儿童福利院看望小朋友,给他们分享知识、带去欢笑,被这些小朋友们称为“天使姐姐”。在学校里,同学们遇到难题找到她时,她总是热情耐心地帮助。在社区里,不少人记得这个经常主动报到的女孩,因为她总是踏实稳重并且认真完成好每次志愿服务工作。
积极向上,志存高远。姚方媛表现优异,品学兼优,还发展游泳、长跑、漫画等特长爱好。难能可贵的是,这位少女怀揣着一个航天梦,她经常去图书馆阅读航天方面的书籍,感悟航天精神的内涵。姚方媛说:“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离不开一代代航天人的付出,热爱祖国、勇于登攀、同舟共济、淡泊名利,宝贵的航天精神和兵团精神不谋而合。以前总觉得遗憾没有亲历祖辈激情燃烧的岁月,如今我找到了践行兵团精神的方向,找到了‘兵三代’报效祖国的好方式,我会为实现我的航天梦而不断努力。”
先后获得第十九届“语文报杯”全国小学生作文大赛省级特等奖、亚洲国际数学奥林匹克公开赛中国区复赛小学六年级组金奖、第三届“英语周报杯”英语读写能力提升八年级组一等奖等奖项。
赵厶漪
赵厶漪,女,汉族,年5月出生,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五家渠一小四年级(2)班学生。
勤奋好学,追求上进。学习上,赵厶漪刻苦勤奋,认真听讲,勤于思考,还协助老师管理班级,带领同学们认真早读、做好值日、制作黑板报、检查卫生等,协助少先大队辅导员出色完成各项工作。
孝老爱亲,乐于助人。生活中,赵厶漪体谅父母,关心长辈,懂得感恩,贴心照顾长年患病的姥姥,总是抢着干力所能及的家务活,给姥姥讲笑话、唱歌、弹钢琴、提醒吃药、捶背洗脚、整理房间,想尽办法哄姥姥开心,还积极赴养老院参加诗歌朗诵会等公益活动。年疫情期间,赵厶漪主动帮助小区的叔叔阿姨张贴提示、对楼梯消毒、打扫卫生、运送物资,安抚居家小朋友,在核酸检测时抢着摆放小凳子、发宣传单、维持秩序,充当小小志愿者。
兴趣广泛,屡获佳绩。赵厶漪从5岁开始学习舞蹈、绘画、钢琴,现已通过中国歌剧舞剧院中国舞四级、上海音乐学院钢琴六级。作为五家渠一小学生代表参与录制兵团中小学生致敬抗疫天使的歌曲“凡人善举”,用歌声凝聚力量,以小宣传员的方式积极投身抗疫。
先后获得年新疆教育电视台迎六一儿童节联欢晚会最佳表演奖、年新疆首届百姓春晚表演金奖、年北京外国语大学“全国青少年阅读风采展示大赛”一等奖、年新疆广播电视台首届少儿主持大赛创意奖、年第六师五家渠市第十七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小发明小制作二等奖等奖项。
曹雅昕
曹雅昕,女,汉族,年3月出生,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五家渠第一中学七年级(4)班学生。
身残志坚,自强自立。三岁时的一天,曹雅昕出于好奇来到家里院中的搅拌机前,学着大人操作机器的样子伸手尝试,突然一阵撕心裂肺的痛向她袭来。等她清醒过来之后发现永远失去了右臂,不幸成为了“独臂女孩”。从此,别人两只手完成的事,曹雅昕努力尝试用一只手完成,但懂事的她面对命运在她身上设下的障碍,没有气馁和抱怨,而是选择乐观与勇敢,努力拼搏,奋发进取,赢得了老师和同学们的由衷赞叹。
积极向上,助人为乐。曹雅昕虽然肢体相对特殊,但她经常主动要求打扫卫生,积极参加班里组织的各项活动,与同学们一起做广播操、跑步,劳动中总是抢脏活累活,看到地上有纸屑主动捡到垃圾箱。她还乐于助人,成立“互帮互助”小组,自己担任小组长,经常以“小老师”的角色耐心地为同学们解答遇到的疑惑,带动大家共同探讨,共同进步。
孝老爱亲,热爱生活。在生活中,曹雅昕用自己的力量帮助父母干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积极参与家庭油坊的工作,无论是前期榨油还是后期售油,她都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虽然一只手有很多不方便,有时还会把油撒出来,但她反复操作训练,不仅不再将油撒出来,还能熟练地帮助顾客装好油。曹雅昕不仅为父母分担家务活,而且还承担起辅导弟弟作业的任务,是大家公认的好少年,周围许多邻居都对她的懂事能干赞扬有加。
刻苦学习,勇创佳绩。在学习中,曹雅昕有着一股钻劲儿,不向任何一道难题低头,勤奋刻苦,孜孜不倦。在课堂上,她认真聆听老师讲的知识点和解题方法,紧跟老师的思路,积极举手回答问题,是活跃分子之一,能把其他同学的热情带动起来,是老师眼里的“好学生”、同学们心目中的“好榜样”。
先后获得五家渠第一中学“三好学生”、“新时代好少年”、“互帮互助之星”、“团结之星”、“数学之星”等称号。
谢艺铭
谢艺铭,女,汉族,年12月出生,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石河子第五中学八(4)班学生。
一片寸心赤诚如丹,乐善好施孜孜不倦。从七岁起,谢艺铭就开始作为石河子白杨青少年公益发展中心的志愿者,积极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用自己稚嫩的小手和志愿者叔叔阿姨们一道热心公益,助人为乐。年9月,得知爸爸在南疆支教的学校缺少图书,谢艺铭在班里、小伙伴之间发起号召,为巴楚县阿纳库勒乡中学捐赠各类图书和学习资料余册。年8月,谢艺铭获得“幕天捐书项目”爱心公益证书。年11月,在妈妈的帮助下,谢艺铭整理出部分毛衣和羽绒服,并用自己的压岁钱购买了手套和棉鞋,将整整一大箱子过冬物资邮寄到巴楚县阿纳库勒乡中学,用一片爱心温暖了需要帮助的小伙伴。
翰墨书香温润童心,学思践悟全面发展。谢艺铭不仅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而且十分懂事,在人们眼中,她已经是个“小大人”了。作为英语课代表,谢艺铭时常放弃休息,在课间或者自习课上给同学们抽背、听写或讲解作业,是老师的好帮手。谢艺铭爱好声乐、小提琴、主持、表演、舞蹈等,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是学校艺术社团的“台柱子”。年在学校举办的“元旦文艺汇演”中,她表演的小提琴独奏《克罗地亚狂想曲》大放异彩,获得汇演节目一等奖。
向阳而立孝心感人,点滴之间传递美德。在每天的日程计划里,谢艺铭会列上能帮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做的事情。爷爷奶奶年纪大了,行动不便,谢艺铭常帮着端茶倒水。每当季节交替,谢艺铭都会及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