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损伤是由于各种致病因素引起脊髓结构和功能损害,造成损伤水平以下脊髓功能障碍,包括感觉和运动功能障碍,反射异常及大、小便失禁等相应的病理改变,随着现代交通事业和工矿业的发展,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脊髓损伤将遗留不同程度的终生残疾,其中截瘫导致的各种并发症还会威胁患者的生命,给患者带来巨大痛苦,也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精神和经济负担。
由于病人失去主动活动功能的关节长期不动,关节挛缩、肌肉萎缩是脊髓损伤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日常护理病人做好这几点,能够有效防止关节挛缩和肌肉萎缩。
一、保持躯干和肢体的正确体位,有助于预防关节挛缩和褥疮。
肩:肩关节应处于外展位,以减少后期发生挛缩和疼痛;腕关节通常用夹板固定于功能位。
手指:手指应处于微屈位,每日进行髋膝关节被动伸屈外展内旋活动5~6次,每次5min。给病人双足穿防旋鞋或使踝关节处于背屈90°,防止踝关节屈曲挛缩。
脚:防止足下垂,两下肢可用软枕垫起,保持肢体功能位,足背屈90度。也可将足部用带子牵拉,让膝关节保持屈曲10~15度的功能位置。
二、鼓励病人主动运动,充分调动有活动功能的肌肉。
如下肢瘫痪的病人,嘱其刻苦锻炼上肢肌肉;下肢部分瘫痪的病人,让存在功能的肌肉得到充分的锻炼,使其尽量减少肌肉萎缩,同时也有利于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三、对不能主动活动的关节,则需护理人员帮助被动活动,以防畸形的发生。
如趾关节、踝关节、膝关节、髋关节等,按摩肌肉,每日两次,每次15分钟左右,促进淋巴和血液循环,防止关节僵硬、强直和肌肉萎缩。
同时要注意充分调动病人主观能动性,让病人充分认识靠自己刻苦锻炼的重要性,积极主动地参与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