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性颅内损伤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老人说车祸中一只鞋子被撞掉很不吉利科
TUhjnbcbe - 2025/7/1 19:18:00

在车祸事故中流传一种说法,“车祸中,如果鞋子被撞掉了,尤其鞋子只被撞掉一只,见到这种情况,被撞者生还的希望极

为什么说“车祸中,一只鞋子被撞掉,寓意灾难”?真相来了

小”,虽说是一种迷信,但在现实生活中,类似的事件时有发生,到底有没有科学依据?

同样,另一种情况是“明明被撞得很严重,当事人却觉得自己没事,医院,还在现场帮忙救助其他人,结果没过多久自己出事了”,听着有点玄乎,但却有依据。

民间流传“掉鞋”的迷信说法

按照老一辈的说法,不管是因为车祸还是其他事故造成鞋子脱落,都是一种很不吉利的征兆,寓意有灾难。当然,这毕竟是一种迷信的说法,不必理会,如今我们从科学的角度来细看,这种说法是否可信?

车祸中掉鞋的“科学”解释

这里先排除几种非正常情况,比如说,拖鞋,尺码较大、宽松的鞋子,一般来说,穿的鞋子都是刚好合脚,这样才是最舒服的,这种鞋子如果不是特意去脱,是很难脱落的,这也是很多人觉得不可思议的原因之一,事实上,并非如此。

1、撞击强度极大,惯性和反向作用力的破坏最大

先看情景一,轿车碰撞行人,车速略快的事故中,总能看到人被撞飞几米甚至十几米远,也是在这种事故中,鞋子脱落的现象最多,整个撞击过程中人体承受了很多作用力,但3大作用力是最致命的。

绝大部分车头撞到行人的大腿至腰部位置,这时候轿车撞击的作用力是向前的,但由于人体上半身较重,身体主要作用力向下,加之双脚落地,和地面形成了一个摩擦力,这个力和撞击力刚好相反,但反作用力毕竟很小,此时看似整个人反撞向引擎盖或挡风玻璃,实际上只是因为车速快,依然是车撞人。

场景二,如果车速快,车头高,像中大型SUV这一类车型,人也是先撞向车头的,但反作用力太小,无法抵消汽车的作用力,这时候整个人第二次被车头弹飞出去,刚好这时候,驾驶员会出于本能立即踩刹车。

人被撞出去的速度远没有车的速度快,这时候很可能又会被第三次撞击,整个过程撞击伤害大小主要是车速,其次是撞击重心,一般来说,

车速在20公里/小时,人可能会撞飞1-2米左右,一般问题不是很大,可能就是轻伤,当车速在60公里/小时,很可能被撞飞至十几米以外,这时轻则重伤,重则身亡,如果被撞人的重心偏高,很大一部分都是向上旋转飞出。

这时候,人体受到汽车向前的作用力,同时又受到自身的反作用力,两个力悬殊较大,在巨大的冲击力下,就很可能导致鞋子脱落,当落地时,人体和地面又有一次巨大的相互撞击力,如果在旋转时候鞋子可能就快脱落,此时再次受力,很容易脱落。

而当车速达80公里/小时以上,死亡率超80%以上,车速达公里/小时,据相关数据表明,死亡率几乎是%,产生的撞击作用力是成指数型倍增的,自然鞋子脱落的概率就越大。

2、人体受到撞击后,失去意识

正常情况下,如果鞋子要掉了,大脑会发出指令给脚,而脚就会进行保护,当人体突然受到巨大的冲击力,尤其是颅脑损伤,很容易导致暂时昏迷或者休克,大脑在昏迷期间,人体会变得“软绵绵”,这时候脚部也失去对鞋子的掌控,鞋子没有脚的束缚,加上强大的反作用力,更容易脱落。

3、其他因素导致鞋子脱落,但为什么掉一只鞋的情况比较多?

人在受到撞击后,在空中旋转后落地,一般不会双脚同时着地,总会有一只脚先落地,先落地的冲击力也是最大的,落地后滚动以及地上的摩擦力,就会导致先落地的那只脚的鞋子先脱落,另外一种情况是撞击位置较为精准,刚好容易致使鞋子脱落。

如果两只脚都掉了,要么撞击破坏力太大,要么就是鞋子鞋带宽松,相对容易脱落,但一般来说能导致两只鞋子同时脱落的事故在城区是极少的,而在高速上行人极少,因此两只鞋都落地的概率较小。

总而言之,一般撞击后最容易受伤的腿部、上半身、人体大脑这些部位,而脚在最底部,受到影响的概率相对较小,如果鞋子都撞掉了,那可想而知,其撞击力度是很大的,自然致死率也就越高。

绝大部分情况下,鞋子有没有脱落能从侧面反馈出事故的大小,但这都不是绝对的,因此事故中掉鞋不吉利这种迷信的说法,其实它本身就具有科学依据,因此很对人看来觉得“很准”。

在严重的交通事故中,另一种特别的现象是,明明撞击很严重,没有外伤,被撞的人看着完全正常,并且他自己也觉得没有什么异常,这种情况下需谨慎。

成都一位老人被一辆面包车撞飞两三米,当时司机赶紧下车查看,令司机想不到的是,刚下车,就看到老人自己爬起来,拍拍大腿上的灰尘,然后司机问老人,有没有问题,医院看看,当时老人说没什么问题,于是就离开了。

事发地离他家有1公里左右,大约20多分钟,老人走到了小区门口,刚掏出门禁卡,突然倒地不省人事,保安赶紧拨打了,幸运的是抢救及时,医院诊断结果是外伤性颅内出血,这种情况,刚开始头部受到撞击后,血管损伤破裂不大,出血量较小,也没有明显的感觉,随着出血量越来越多,问题就开始严重了。

类似情况的案例很多,比如高处坠落、重物撞击、车祸挤压等都会导致内伤而看不到明显的外伤,这医院才能检查出问题。

写在最后

如果遇到车祸中有伤者,该如何急救?

1、首先拨打,然后拨打交通事故电话,等待交警来协助处理。

2、非专业医护人员,建议先观察伤者伤口、呼吸情况,如果伤者处于昏迷或者意识不清的状态,一定不要随意移动伤者,可以先大声喊伤者或者试图和伤者说话,尽量不能让伤者昏睡过去。

3、伤者昏迷状态下,喊叫伤者也没反应,此时先查看呼吸道、口腔有无异物阻碍呼吸。

4、如果有伤口,先查看伤口是否明显出血,严重情况下,可以找到干净的毛巾或者衣物一类适度按压在伤口处,减少出血量,除此之外,像呼吸暂停等情况,需要专业急救人员,自己不懂的情况下,千万别乱动,需询问有无专业人员或者等待。

对于驾驶人员,日常该注意哪些?

1、“预判性”驾驶非常重要

新手和老司机之间重要的一个区别就在于对驾驶的“预判”,提前预测可能发生的事故,提前做好应对措施。

比如说,在红绿灯路口,首先是减速慢行,保持安全的跟车距离,这还不够,看到绿灯在闪烁或者只剩3秒内,哪怕看到前车正在加速通过路口,此时自己也要时刻准备停车,因为你根本不知道前车会不会突然一脚刹车,然后停在斑马线上,也可能有行人习惯抢绿灯通过路口,这时候不注意减速,很可能就会撞到行人。

比如说,左右两侧有绿化带或者公交车、大货车这一类遮挡了两侧视线,这时候要当心“鬼探头”,行人贪图便捷,横穿绿化带,横穿马路的案例实在太多了,如果车速快,根本来不及刹停,吃亏的只能是自己。

2、“十次事故九次快,宁停3分,不抢1秒”

日常听过最多的事故,都是因为超速,可以说超过8成的交通事故,都是因为开得太快,根本来不及刹车,其实司机都清楚,开快很不安全,但总有人怀有侥幸心理,或者对自己技术太自信,最终酿成大错。

遇到红绿灯路口,总会看到很多司机抢黄灯或者抢绿灯最后一两秒,如果刚好遇到行人或者非机动车也有抢红灯最后几秒的人,那很可能在路中央就碰上了,即便抢黄灯通过了路口,可能下一个绿灯,还是需要停车等待,非人命关天,其他再着急的事,也不急于那几秒或者那一两分钟。

3、不开“斗气车、不开英雄车”,克服“路怒”

日常开车,每个人的驾驶习惯、驾驶技术参差不齐,还有的车主,可能对基础交规都不是很懂,总会遇到一些很奇葩的司机,强行加塞、强行变道超车等危险驾驶行为,这些行为都是每个司机很反感的,加上拥堵的路段,很容易激发一个人的愤怒,从而形成“路怒”。

这种情况下,看开点,就当对方司机是个新手,甚至就当对方是个新手“女司机”,不会开车,嘴上骂几句也就过了,暴脾气只会引发更多不必要的麻烦,随之带来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往往都是得不偿失,车品如人品,多一份礼让,多一份安全。

1
查看完整版本: 老人说车祸中一只鞋子被撞掉很不吉利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