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那么什么是脑卒中呢?
脑卒中又被称为中风或脑血管意外,是一种急性的脑血管疾病。主要原因是脑部血管的破裂或者血管受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正常流入大脑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疾病。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卒中,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脑缺血和脑出血。
脑卒中后遗症都有哪些?
运动障碍(包括肢体痉挛状态):偏身或肢体运动障碍;
感觉障碍:肢体感觉障碍;
语言/言语功能障碍(失语和/或构音障碍):说话含糊,听不懂;
吞咽功能障碍:饮水呛咳等;
认知障碍:记忆丧失等;
视觉障碍:偏盲等;
什么是本体感觉?
通俗一点,本体感觉就是对自己身体的一种整体感觉,可以通过这种感觉对身体进行操控。本体觉就好像存在于我们大脑中的一幅感觉地图,有了它,即使不能听、不能看,我们也可以对全身有一个准确地掌握。
据国外文献报道,脑卒中本体感觉障碍的发生率为47.7%,其中69%经正规训练可于8~16周后基本恢复正常。但许多患者的本体感觉障碍使早期的许多康复训练项目无法完成,直接影响运动和平衡功能的恢复。脑卒中后,患者常常对运动的速度、力量、方向不能及时感知和调整,造成平衡障碍、姿势异常、动作不协调,从而影响各种动作的准确完成,步行时患者常不得不注视自己的患脚,以视觉代偿来调整平衡和姿势。对于此类问题,要求我们在康复过程中更注重患者的协调性和敏捷反应的训练。
本体感觉训练主要有:1、增加本体感觉的刺激;2、PNF技术增加本体刺激;3、增加躯干的控制训练;4、悬吊训练;
什么是核心稳定性训练
核心稳定性就是核心肌群对腰-骨盆-髋结构活动的控制能力,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包含了稳定性、协调性、运动控制、平衡性等多种因素。脑卒中的患者中大都存在躯干功能障碍,表现为躯干肌力量减退和激活延迟、躯干肌位置觉障碍、坐位时身体重心偏移和步行时躯干不对称等。核心稳定性训练可以提高人体核心稳定性,改善神经肌肉控制。构建运动链,为肢体运动创造支点,提高人体控制能力和平衡能力,同时稳定脊柱和骨盆保持在正确的姿势。核心稳定训练主要有:1、不借助任何器械的单人力量练习,如翻身、重心前移站起、坐位平衡、桥式运动等动作;2、运用单一器械进行的力量练习,比如:平衡球、平衡板、弹力绳等;3、使用组合器械进行康复训练。
注意:由于脑卒中偏瘫患者大都有高血压、心脏病等内科疾病,因此在训练中要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