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麻醉与疼痛治疗并发症》这本书,有两个目标:
第一,搜集现今关于麻醉与疼痛学科相关并发症最权威的知识;
第二,从全球最受认可的麻醉与疼痛领域专家手上获得相关理论。
每章开头设有细分目录,更方便查阅
精彩文摘
椎管内血肿是指脊神经轴内有症状性的出血,这是脊麻和硬膜外麻醉的一种罕见和潜在的灾难性并发症。虽然几乎所有的区域阻滞麻醉都会出现出血性的并发症,但是椎管内出血却是区域麻醉(RA)中最严重的出血性并发症。这是因为椎管是一个封闭性不可膨胀的空间,不断扩大的血肿会迫使脊髓压缩,从而导致神经缺血和截瘫。
年Bier实施了第一例脊麻,10年内,随着椎管内阻滞麻醉的实施,出现了第一例椎管内血肿的报道。这是一位36岁行藏毛囊肿切除术的男性患者1。因脊麻没有成功,最终是在局部浸润麻醉下完成手术的。因为反复的腰椎穿刺,而且每一次操作都穿出了血性脑脊液,
最后患者出现了椎管内血肿。
术后第10天,患者主诉远端肢体感觉缺失和肢体无力。腰部摄片显示患者有隐性脊柱裂。椎板切开减压手术中发现患者存在血管瘤同时伴有脊髓静脉扩张,术后神经功能恢复不良。
没有证据显示患者既往有凝血疾病。后来,隐性脊柱裂和脊柱血管畸形被视为脊麻或硬膜外麻醉的禁忌证。
年Bonica首次注意到椎管内血肿病例出现了类似凝血功能异常的改变。
该患者椎管穿刺出血后第4天出现马尾综合征的体征。
椎板切开探查术显示蛛网膜下隙有广泛的凝血块,压迫脊髓圆锥。
因为有持续性的椎管内出血,止血很困难。伤口包扎加剧了神经缺血,该例患者遭受了不可逆性神经损伤。
既往有凝血疾病的患者增加了椎管内麻醉出血性并发症的风险。但是自年肝素引入临床,年又出现衍生的香豆素,围术期抗凝治疗的患者区域麻醉管理面临新思考。由于围术期静脉血栓预防标准的建立和强效抗血栓及抗血小板药物广泛应用[如低分子量肝素(LMWH)、氯吡格雷、达比加群],使人们对区域麻醉期间面临的出血问题更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