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性颅内损伤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宝宝掉床后,千万不要马上抱起牢记这4点
TUhjnbcbe - 2021/1/15 3:30:00
白癜风检查到中科         http://news.39.net/bjzkhbzy/180111/5992944.html

有了孩子的爸爸妈妈实在是见不得孩子磕磕碰碰,如果一不小心让小家伙摔下床,简直要把当妈的吓到丢*。

最近,可能天气开始热了,宝宝掉床的频率又开始提升了...

不少妈妈们询问:

宝宝坠床或从高处摔下来,该怎么办?

还能怎么办,先抱起来再说。

——NO!可不是开玩笑,还真不能这样做。

‖宝宝坠床案例‖

年2月3日,成都晚报(微博)报道:1岁女宝在坠床2日后,被诊断为脑死亡…

年6月7日,中安在线报道:医院一天就收治了2例婴儿因坠床导致颅内出血的案例。

两个婴儿分别在坠床7个小时后和第二次坠床后出现哭闹、烦躁、意识不清等表现,但家长没有在意。

经医生诊断后得知:两个婴儿均为颅内出血且因失血过多出现贫血症状,最后紧急做了开颅手术才保住两个宝宝的性命。

‖宝宝坠床“后遗症”‖

坠床可能会给宝宝带来身体或心理上的伤害。

身体伤害如皮肤、肌肉、内脏、骨头、关节、脑损伤等。

心理伤害则表现为易激惹、害怕、恐惧、夜间哭闹、做噩梦等。

如果宝宝坠床了,我们要做到忙而不乱、镇定应对。

‖宝宝坠床,第一步该做什么‖

宝宝都掉地上了,难道第一步不是把娃抱起来赶紧安抚么?

并不是。这时,要就地先观察10秒!

宝宝摔到头部(尤其脑后勺部位)家长一定要保持冷静,起码要观察10秒左右!

图片来源:网络

观察宝宝摔落的位置、高度、可能受伤的部位,确认无活动障碍、无昏迷,皮肤、四肢、骨骼、关节活动无其他异常症状后再来安抚宝宝。

这是为了防止“二次伤害”,如果宝宝因掉床或磕碰出现活动性出血或某些部位出现损伤,那么立马抱起或移动宝宝的举动,反而会加重症状,对宝宝的伤势极其不利。

而且,宝宝被无法准确判断病情的家长,用喂奶或拥抱哄过之后会停止哭闹,让家长误以为没事,等到出现医院,则为时已晚。

‖宝宝坠床后,这几点要注意‖

1.密切注意精神状态

如果出现精神不好、嗜睡、喷射性呕吐、食欲不振、尖叫、情绪烦躁、激惹(一惊一乍)甚至惊厥等异常表现,别耽误!

摔后两日内,出现了鼻部或耳内流血、流水、瞳孔不一等情况,也要赶紧送宝宝就医做进一步检查。

2.注意有无功能性损伤

虽然我们仅靠肉眼观察无法直接判断,但是一旦有关节脱位或者骨折,孩子会进行自我保护,使受伤的肢体保持不动,也就是会出现肢体活动障碍的现象。

图片来源:网络

3.注意有无出血

如果发现有出血,也就别非得等够十秒钟了,在不移动孩子的情况下,用干净的纱布按压伤口5~10分钟止血。一定要压住了,不要压一俩分钟就掀起来看。

4.注意有无血肿

如果出现血肿,不要揉搓,也不要热敷,这样只会加重皮下出血的现象,一点儿用都没有,更不需要抹什么活血化瘀的药。

最好的办法是冷敷

可以用凉水浸湿毛巾冷敷,也可以直接贴个退热贴上去。每次冷敷15~20分钟,一天敷3~4次。

如果血肿不是很大,且没有继续变大,基本上可以缓慢地自行吸收,拖1个月左右都是有可能的。

如果血肿很大,或有继续变大的趋势,最好还是带孩子去看看医生。

‖预防宝宝坠床小技巧‖

1.尽量选择高度50厘米以下的矮床

这样即使宝宝不慎坠床,也相对安全,减少坠床受伤风险。

2.床下铺设地垫

在床的四周铺设地垫后可以减少宝宝坠床后引起的身体伤害,特别是会爬的小宝宝,一不注意就容易掉到床下,有地垫可以减少损伤。

3.家长们要加强看护

一般不要离开宝宝太远,一旦有坠床危险及时阻止。对于运动能力强的宝贝,更要做好保护措施!

4.选择安全床围

很多家长喜欢用加装床围来防止宝宝坠床,但其实床围是存在安全隐患的。

宝宝的头很容易夹到床围与床的缝隙中而不能动弹,导致窒息身亡。

如果真的要在床边加装护栏,建议选择木质护栏,并且间隙应在4.5-6.5厘米中间,以免夹住宝宝的头。

图片来源:网络

希望每个宝宝不小心遇到的意外,都能变成有惊无险!

祝所有的宝宝平平安安~

参考资料来源:医学界儿科频道、崔玉涛的育学园、妈妈网育儿宝宝安全须知·点个在看!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宝宝掉床后,千万不要马上抱起牢记这4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