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失血仍然是创伤患者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有研究表明,急性创伤性凝血功能障碍会加重出血。纤维蛋白溶解导致早期血凝块降解,被认为是急性创伤性凝血功能障碍和大量失血的关键因素。抗纤维蛋白溶解药物氨甲环酸(tranexamicacid,TXA)的临床应用日趋广泛,但创伤患者院前应用TXA的数据有限。
院前应用TXA是否会改善创伤患者的凝血功能?针对这一问题,医院、医院、医院及苏黎世市紧急医疗服务(EMS)中心联合进行了一项前瞻性多中心的临床观察研究,研究结果于年2月刊发于AnesthesiaAnalgesia杂志。
背景目前,创伤患者院前应用TXA的数据有限。本研究旨在评估严重创伤患者院前应用TXA后,与之前一项没有应用TXA的研究相比较,医院急诊室后的凝血功能变化。
方法将70例院前应用TXA(1giv.)的创伤患者作为研究组,38例既往一项研究中在院前没有应用TXA的创伤患者作为对照组。考虑到患者一般情况、创伤流行病学、晶体和胶体复苏液的潜在差异,本研究建立了2个倾向评分匹配组(每组24例)。相关检验包括旋转式血栓弹力描记(ROTEM)、标准凝血检测、现场和入院后急诊室的血气分析数据等。
纳入标准:年龄≥18岁;严重创伤或者创伤性颅脑损伤(TBI);NACA(国家咨询委员会)评分≥3分;ISS(创伤严重程度评分)≥9分。
排除标准:孕妇;年龄<18岁;无法进行言语交流;拒绝签署知情同意书;ISS<9分。
观察指标:院前应用TXA对功能性纤维蛋白原和血凝块稳定性(D-二聚体生成和最大溶解度)的影响。
结果1.基础值
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在受伤现场的首次血气分析值、血红蛋白值、ROTEM、标准凝血检测结果无明显差异。然而,研究组患者外源性激活途径最大溶解度(EXTEMML)和内源性激活途径最大溶解度(INTEMML)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凝血因子Ⅴ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见下表)。
表1现场和急救室采集的实验室和ROTEM数据。TXA表示研究组;C表示对照组;INTEM(ellagicacidactivatedintrinsicpathway)内源性激活途径;EXTEM(tissuefactoractivatedextrinsicpathway)外源性激活途径;MCF(maximalclotfirmness)最大血凝块稳定性;ML(maximallysis)最大溶解度。
2.最大血凝块稳定性的变化
FIBTEMMCF表示功能性纤维蛋白原聚合程度。从现场到急诊室,研究组患者FIBTEMMCF无明显变化。然而,对照组患者FIBTEMMCF降低至-3.7m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平均值相差3.5(2.1–4.8)mm,P<0.)。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EXTEM和INTEMMCF从现场到急诊室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见下表)。
3.纤溶系统
4例研究组患者和2例对照组患者在现场发生纤溶亢进(EXTEMML15%)。与对照组相比较,研究组患者EXTEMML(平均值相差12%(1-24),P<0.)和INTEMML(平均值相差9%(?3-22),P0.)下降更明显(见下表)。
4.血液学和血气分析的变化
从现场到急诊室,研究组和对照组的血液学及血气分析指标无显著差异。
5.标准凝血检测结果的变化
患者在现场的纤维蛋白原片段(由D-二聚体水平代表)随损伤严重程度而增加,在急诊室内研究组患者D-二聚体生成明显低于对照组(P=0.)(见下表)。
表2现场至急救室实验室和ROTEM数据的演变与对照
结论创伤患者院前早期应用TXA能使血凝块稳定、纤维蛋白溶解活性降低,使纤维蛋白降解产物(D-二聚体)生成减少。
麻海新知的述评阅读本文后,应首先明确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