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性颅内损伤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血肿清除李广成医生ldquo平衡
TUhjnbcbe - 2021/2/24 10:52:00
澳门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292712.html

作者:綦斌、徐侃、徐宁、孙鹏、吴泽玉、翟乃池、崔来贤、王刚、梁宪坤、李广成、张文勇

背景技术

脑出血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和高复发率的“四高”特点,目前的治疗情况不容乐观。

现有外科治疗术式较多,无专家共识统一的外科方式,其大致分为三类。①开颅血肿清除术;②小骨窗和内镜辅助血肿清除术;③钻孔抽吸、碎吸血肿清除术:包括硬通道及软通道技术,各有优缺点。其中钻孔抽吸、碎吸血肿微创清除术创伤性最小,实施简单,医院普及较广,但抽吸、碎吸血肿盲目不可视,存在继发性损伤再出血风险;血肿清除率较低,无法实现一次性清除大部分血肿等缺点。

本文向大家介绍一种新型的手术方式——“平衡灌洗碎吸”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其创伤程度和“钻孔抽吸、碎吸血肿清除术”类似,实现了可视,并解决了抽吸清除血肿时损伤脑组织带来继发性出血风险的缺点。

“平衡灌洗碎吸”原理

碎吸器插入血肿腔内,碎吸清除血块的同时向血肿腔内注入等体积的灌洗液,血肿腔内吸出与注入的体积,实现了“平衡灌洗”;可确保颅内压保持稳定,注入的液体填补了吸出血块的空间,血肿周围脑组织被补充液体支撑不会移位被碎吸器损伤,解决了单纯抽吸、碎吸所存在的致命缺陷(继发性再出血风险);结合新型可视脑用探针实现可视,可实现一次性清除大部分血肿。

技术应用

本技术正处在临床试验阶段,由4家临床试验机构承担。已有多名受试者入组。

手术器械

图4.单骨孔头架

图5.可视脑用探针

手术方法

1.根据颅脑CT规划手术穿刺路径,尽量选择血肿长轴入路,具体定位操作步骤详见(两面交叉定位法)。2.头颅穿刺点切开头皮4cm,钻一直径10mm骨孔,安装单骨孔固定头架(图6)。

图6单骨孔头架

3.可视脑用探针延规划手术路径方向穿刺血肿,探针外壳入血肿内并固定,可视探针探测此方向血肿深度。4.取出可视脑用探针芯,根据探测深度插入平衡灌洗碎吸器,启动设备电动碎吸出设定范围的血肿块。5.血肿较大时可重复3-4次上述步骤即可清除大部分血肿,生理盐水冲洗血肿腔。6.可视脑用探针探查血肿腔无较大血肿、无明显出血,缝合切口手术结束。

结果

实验组病例1(随机号)

术前:27.4ml术后:2.6ml清除率:90.5%出血至手术时间:8h手术时间:min

图11.术前

图12.术前

图13.术后

图14.术后

实验组病例2(随机号)

术前:26.7ml

术后:0.4ml

清除率:98.5%

出血至手术时间:28h

手术时间:min

图15.术前

图16.术前

图17.术后

图18.术后

实验组病例3(随机号)

术前:31.2ml

术后:1.8ml

清除率:94.2%

出血至手术时间:10h

手术时间:min

图19.术前

图20.术前

图21.术后

图22.术后

统计结果

全部入试验组3例患者依据术前及术后24小时内CT数据计算平均血肿清除率为94.4%,平均手术用时分钟,发病至开始手术时间平均15小时,术中、术后均未出血。

讨论

①“平衡灌洗碎吸”血肿清除术从清除原理层面解决了单纯碎吸术易损伤脑组织的致命缺陷,确保血肿清除过程安全可靠,使应用机器设备主导清除脑内血肿成为可能。

②可视脑用探针解决了现有内镜无法在血性环境下清晰成像难题,其新型成像机构可在脑组织及凝血块内直接成像,精确设定手术操作安全范围,确保平衡灌洗碎吸器严格控制在血肿内操作,保证手术安全。

③单骨孔固定头架解决了应用传统头架操作繁琐并有较多副损伤问题(颅骨钉至少需要增加3个头皮创口),单骨孔固定头架安装、拆卸及术中操作均极为方便,有效缩短手术用时。

④两面交叉定位法解决了血肿定位难题,实现了应用简单工具,简易方法,常规颅脑平扫CT数据即可较为精准定位颅内血肿,不受穿刺点位置限制,此医院推广。

这一手术方式为广大神经外科医生提供了一整套,基于新的血肿清除原理的手术设备及手术方法,有望实现脑内血肿清除手术达到早期、安全、微创、一次性清除大部分血肿的手术目标,本术式对脑深部血肿清除具备巨大优势(血肿位置深浅与清除难度无关),这种手术方式更易实现标准化及程序化,可大幅度降低医生个体与手术结果相关性,使患者获得更为均等的手术结果。临床试验(包括近20例预临床试验)数据,已初步显现出其术式优势,后期还需要大宗样本的RCT研究;有望成为今后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的主流术式。

专家简介

李广成

年毕业于内蒙古民族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

年-年青岛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委员、青医院神经外科主任,一直从事神经外科临床工作,具有丰富的神经外科临床经验和极高的理论造诣;著有《急性颅脑损伤诊学》《常见颅脑损伤及并发症的临床诊断与治疗》等医学专著3部,在行业内获得了较高理论赞誉,并广泛应用于本行业的临床实践当中。

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全身心投入产品开发和公司运营。

擅长神经外科相关的疑难杂症的诊断及治疗方式方法;对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技术有极高的研究,针对现有技术缺陷创造性地提出了“平衡灌洗碎吸”微创清除脑内血肿新理论,并对此理论坚持不懈地进行了10余年的临床研究和验,克服了种种难关,模拟试验超出了预期的效果,为世界范围内提高脑内血肿微创清除技术积累了大量的理论基础和第一手技术资料。

创新型人才,跳跃性的创新思维非常活跃,在临床手术中不仅总结出了很多理论基础而且创新性的提出了很多发明创造,在相关医学领域里申请了10多项发明专利,直接应用于本项目的的有《ZL.6一种血肿清除器》、《ZL36365.8储液过滤排气装置及基于储液过滤排气装置的血肿清除器》,《ZL.5血肿清除器的碎吸器》、《ZL.3碎吸器》、《ZL.8血肿清除器》、《ZL.0血肿清除器的双容器式平衡灌洗装置》、《ZL.7血肿清除器的平衡灌洗装置》等多项,其中一ZL36365.8已经提交PCT国际专利申请,其他的于年提交国际专利申请。

医院进行学术交流和学习,探讨当前神经外科各种病例的治疗技术方案和改进方法以及交换了自己的理念和想法,得到了各位专家的认可和良好的赞誉,并和各位国内的神经外科专家建立了良好的沟通渠道和人际关系;始终站在学术的前沿,及时跟进、了解、掌握了当前最新的病理知识和最新治疗手术方案以及正在进行研究的技术,自己独特前瞻性的想法和看法,获得了时间的验证,并和神经外科的发展趋势不谋而合。站在医疗行业的技术最前沿,给企业的战略规划提供了必不可少的保证。

长按并识别

1
查看完整版本: 血肿清除李广成医生ldquo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