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性颅内损伤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小发明解决大问题常州一院的巧手发明家
TUhjnbcbe - 2021/4/26 22:14:00

扎针、换药、量血压

护士每天忙碌基础工作

你是否认为这就是

常州一院护理工作的全部

那就太OUT了

有一批人

不但护理技能扎实

医院里的巧手发明家


  近日,在常州市总工会十四届九次全委会议上,常州一院神经外科副护士长、副主任护师景新华等申报的“双导丝鼻胃管弯曲上举法置入空肠”获评常州市职工十大先进操作法,成为常州市卫生计生系统中唯一获得该奖项的操作法。

什么操作法如此神奇

很多亲都想了解

那就跟随小编往下看


  肠内营养是危重症患者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于满足患者代谢需要,改善肠道功能与患者的营养状况,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起着重要的作用。安全、有效、快速地放置鼻肠管是危重症患者实施肠内营养的关键。


  针对危重患者的肠内营养治疗,临床上常用具有特殊螺旋记忆性能的螺旋型鼻肠管,一次性置管成功率40-60%,且因其管径较细,发生堵管率达10.58-19.4%,给患者的肠内营养治疗带来困难。


  景新华结合临床护理工作,一个想法突然冒出:如果将管径较粗的鼻胃管以主动置管的方法置入空肠实施肠内营养,能否解决螺旋型鼻肠管治疗的缺点?

▲景新华(右一)护理查房


  想法产生后,她在国内外护理文献和指南上寻找循证依据,同时就管路直径增加对患者的影响向消化内科、胃肠外科的专家求教,就主动置管入空肠对神经外科危重症患者实施的可行性与科副主任彭亚和护士长柏慧华进行反复探讨。

终于

她在文献报道中找到证据

她开始临床实施


  多个日夜、余例患者的置管操作,景新华熟练掌握单导丝鼻胃管置入空肠的置管技术,但同时她也发现此项技术的另一缺点——耗时过长。


  主管护师王燕毅和王德生加入讨论,他们发现——单导丝鼻胃管置入胃内后,在自胃越过幽门进入十二指肠处,如增加一根导丝,将管道弯曲上举成90°,便可使操作成功率从单导丝的92.9%提高到94.1%,置管时间也从单导丝的(45.9±26.7)分钟缩短至(33.51±22.31)分钟。

▲左起:王德生、景新华和王燕毅


  “双导丝鼻胃管弯曲上举法置入空肠”就此诞生,截至目前,此法在神经外科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成功实施近例。


  年,景新华团队成功申报实用新型专利《双导丝鼻肠管》和《一种医用鼻肠管组件》2项、待审核发明专利1项,获得常州市新技术引进奖二等奖,在省级核心护理期刊发表论文5篇。

▲双导丝鼻肠管


  “改良后操作法使用的鼻胃管价格较原螺旋型鼻肠管便宜近三分之二,具有极大的经济效益。”景新华对她的发明倍感自豪。


  此项专利获奖,是常州市总工会对景新华团队源于工作、勠力创新的肯定,也是常州一院医务人员智慧的结晶。近年来常州一院积极开展临床新技术新项目,同时鼓励创新发明,9年至今,已成功申报国家发明专利20项、实用新型专利项、外观设计专利2项。

其实

此次景新华成功申请专利

并非偶然

认识她的人都知道

她是常州一院的“发明家”

让我们一起走进她


  景新华来到常州一院。“理论扎实、条理清晰、做事干练、反应迅敏、乐于钻研”,她的同事如此评价。

▲景新华操作鼻肠管


  她勤奋好学,参加江苏省重症监护专科护士培训,以优异的成绩成为一名省级重症监护专科护士;她言传身教,毫无保留地分享专科护理经验,传授高效率的工作方法;她攻坚克难,不仅高效完成日常患者质控管理,更积极开展重症监护室的气道护理、鼻肠管置入术和超声引导下运用心电图定位技术行PICC置入术,得到医生的高度评价。


  颅脑损伤伴有意识障碍的患者会有不同程度的躁动,为保证治疗效果,临床上选用约束带进行约束,传统的约束带由于材质粗糙容易引发患者腕部皮肤及神经肌肉的损伤。


  她反复探索,获得实用新型专利《精神病患者上身约束带》,有效减少患者损伤,方便护士观察末梢血液循环。


  在输液过程中,她发现输液器从输液瓶端脱落的现象屡屡发生。她与主管护师高燕芬反复研究探索,获得实用新型专利《防滑脱一次性输液器》。


  为降低输液时静脉管接头被污染的风险,她研究并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改良式预充管注射器》,有效降低风险,同时减少护士的工作量和酒精海绵的消耗。


  至今,她共获得实用新型专利5项。“这就是我心目中护士长的形象,她既能清晰地展示专业能力和管理理念,还能激发你开拓创新的灵感和思路。”一位外院进修的护士如此评价。

(王燕毅:常州一院神经外科,主管护师,本科)

文字

王燕毅

图片

宣传科、景新华

编辑

冯凯

责任编辑

项守奎

邮箱

czyy

.
  ?常州一院与医院建立医疗技术协作中心


  ?常州一院又摘得一项“国字号”


  ?孕妈妈遭遇“石先生”,怎么怼……


  ?百岁老人与百年一院的世纪情缘


  ?燕尾帽下的承诺,她尽“心”来扛——记心内科主管护师史珣瑜


  ?油条,想说爱你不容易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小发明解决大问题常州一院的巧手发明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