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摔倒了,要不要扶呢?
过去,孩子摔倒了,必须得马上扶起来。现在,受西方独立自强观念的影响,主张:大人不要去扶,让他自己站起来。
但是,孩子摔倒了,扶还是不扶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定,而不是绝对的扶或者不扶。
不过,摔倒后不能立刻就扶起来
孩子摔倒后,不建议马上扶起来,避免对孩子造成二次伤害。正确的做法应该是:
第一步:放松
看到孩子摔倒,首先要做的就是放松。大部分情况,孩子的跌落都不会太严重。家长若太紧张,也会引起孩子不必要的哭闹,并且保持冷静也有助于下一步的进行。
第二步:等待数秒
你可以立即跑到孩子身边,但不要抱起来。此时,最好等待10秒左右,同时做两件事:
1
记住孩子跌落的姿势
从跌落的姿势判断孩子受伤的部位,以便在孩子受伤严重需送医时,向医生正确描述病情。
2
观察活动的情况
一般孩子摔伤会哭闹,手脚乱动。家长要观察孩子是否有脱臼、骨折以及手脚不能灵活动的状况。
第三步:检查和观察
脱下孩子的衣服,重点检查四肢、头部、躯干的部位是否出现了红肿、淤青、变形等。
对于不同的摔伤部位,要注意的点各有不同:
1
头部损伤
特别要注意后脑袋的摔伤,可根据摔落的距离,初步判断宝宝是否形成脑损伤、脑震荡以及颅内出血。
这时是可以扶起孩子的,不过当孩子头部出现以下症状,请立即就医:
①脑袋有外伤性出血;
②孩子摔倒后没有哭,还出现了意识不清、嗜睡的情况;
③在摔伤48小时内,孩子反复呕吐、嗜睡、没有精神或哭闹厉害以及出现了耳内流血、流血、两边眼睛瞳孔大小不一等。
一般若是真出现了脑震荡或颅内出血,一般24小时后都会出现症状,家长一定要注意观察。
2
四肢损伤
注意孩子的四肢是否呈现了不正常的姿势如扭曲、无力感或无知觉。此时不应该扶起孩子,避免进一步的损伤。请保持孩子原有姿势,并拨打等待医护人员的诊治。
3
外部损伤
如果只是出血和红肿,可以扶起孩子,并且采取以下的处理方法:
轻微的皮肤出血和破损:流动清水清洗伤口后,用碘伏或酒精消*。
伤口部位出现的小红肿:用毛巾浸清水包裹伤口冷敷,可收缩血管防止隐性出血和消肿。
另外,家长还要注意用言语和身体(比如拥抱等)安抚孩子的情绪,毕竟摔倒会给孩子带来一定的心理伤害。并且,保险起见,即便只是轻微的损伤,家长也需继续对孩子的精神状态、吃、喝、拉、撒、睡观察。若发现异常,请立即就医。
各种情形下的摔倒如何处理?
最后,介绍几种不同情况下,孩子摔倒的处理方式。希望给家长们一点参考建议:
1跌落
分为两种情况:
①跌落高度<60cm
这种多常见于从床、沙发、椅子等地方的跌落。正常情况下即便是硬地板,也不会有多大的伤害。此时,可以鼓励孩子自己站起来。
②跌落高度>90cm
从高于90cm的地方跌落,孩子会出现一定的伤害。这时,请一定按照以上步骤处理。
2撞伤
孩子在奔跑时容易撞上物体如墙壁、沙发、桌子等反弹跌倒,除非是出现了比较大的伤口或是严重的流血情况,都可以让孩子自行站起,然后按照上述的步骤处理。
3抱着孩子摔倒
如果是大人抱着孩子走时,摔倒压到孩子,一般也没事儿。但若是在奔跑状态下,极易对孩子造成伤害,此时,千万不要随意搬动孩子,参考上述步骤进行处理。
总之,孩子摔倒扶还是不扶,
请家长们针对不同的情况进行处理。
最后,祝福所有的孩子们,
都健康、快乐地成长~
来源:健康之路
精彩回顾??春天来了,手足口病还远吗?
怕孩子长不高,乱吃补药,小心拔苗助长!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