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性颅内损伤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每周科普正确了解孕期到婴儿期阶段的高危儿
TUhjnbcbe - 2021/7/17 20:13:00
苯丁酸氮芥说明书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zyyq/140110/4324685.html

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发展,早产儿、危重新生儿的存活率不断提高,但随之而来的认知、运动、心理及行为等障碍的发生率也随之增加。神经系统发育障碍会严重影响婴幼儿时期的生长发育。此外,许多潜在的障碍,如学习困难,行为异常等则会伴随一生。

一、高危儿定义高危儿是指在胎儿期、分娩过程中、新生儿期以及婴儿期因受到各种高危因素(如早产,颅内出血、窒息、*疸、感染等)的影响。其生长发育尤其是脑组织的发育可能发生或已经存在生长发育障碍(特别是神经心理发育障碍)潜在的危险的小儿。高危儿与一般健康儿童相比,他们需要特别的监测和健康管理。二、高危因素高危儿的高危因素分为先天性因素及后天性因素,目前,后天因素范围逐渐扩大,国际上把社会、经济、心理环境、文化剥夺等因素也纳入其中。高危因素发生所处的时间阶段也由高危新生儿逐渐扩大到整个胎儿期、发育可塑性较高的儿童早期。本文章高危儿定义的时间范围是从孕期到婴儿期阶段,因为该时段是高危因素的集中期,也是小儿组织器官可塑性和代偿性较高而临床表现不典型、模糊的时期,易被漏诊或忽视。高危因素很多,需要筛查影响突出、危险显著、容易识别并可以干预的高危因素的重点管理。高危因素主要来自产前、分娩、新生儿,甚至婴儿期等,如孕期健康状况(如年龄、营养、吸烟、酗酒、妊高症、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妊娠期发热、孕期TORCH病*感染、服用有害胎儿的药物、接触高复效放射性物质)、难产、早产、过期产、多胎、出生时窒息、低体重、新生儿疾病,先天性遗传性家族病史,家庭社会因素等。三、美国儿科学会对高危儿的认定标准美国学科儿科学会将下列围产情况列为高危儿:①极低出生体重儿(小于g)及孕周小于34周;②小于胎龄;③围产窒息;④惊厥;⑤脑室内出血;⑥严重的高档红素血症;⑦严重的围产期感染母亲;⑧吸*、酗酒等;⑨特殊的遗传代谢疾病。四、高危儿的三种状态大部分高危儿属于正常儿童范畴,但高危儿存在发生发育障碍、脑损伤或相应疾病的潜在危险,高危儿的三种状态如下:1.出生时已经出现病损的高危儿:有明确的脑损伤病史的高危儿如窒息颅内出血。高胆红素脑病,惊厥或有基础疾病的婴儿。2.疾病征象暂未表现出来的高危儿:例如难产、早产儿、低体重儿、多胎、脑发育不良的婴儿等。3.存在高危因素的健康高危儿:通过医学检测没有发现变损,如孕期高危因素等,可按照正常儿童保健方法实施保健。我国每年出生的新生儿大约有万,随着二胎*策的全面放开,辅助生殖的增多,以及围产医学、新生儿重症监护技术的提高,高危儿越来越多。虽然高危儿的存活率逐年上升,但新生儿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率也随之增加。高危儿常留有不同程度的近期或远期后遗症,如听视觉障碍、精神运动和语言发育障碍、心理行为疾病等。高危儿是一个特殊、复杂的群体,前期的高危因素、病理损害与后期发育障碍,并不呈现明确的线性关系,前期病情严重的到后期不一定发生显著的异常,而一些前期高因素不突出、症状不明显者后期也可能发生显著的神经系统发育障碍。因此高危儿需要长期系统的监测和管理。

(摘自《儿童康复学》)

健康

王淑云:

邓有敬:

杨静:

1
查看完整版本: 每周科普正确了解孕期到婴儿期阶段的高危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