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性颅内损伤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中枢神经系统特点及损伤后变化及治疗目标
TUhjnbcbe - 2021/11/16 19:31:00
c#.net开发求职招聘QQ群 https://www.edunews.net.cn/2021/ywbb_0912/131570.html?ivk_sa=1023197a
.一,中枢神经系统有以下特点1.中枢神经系统代谢率高;2.中枢神经系统对代谢底物要求较高,但是代谢底物储存又不足。3.脑血流具有自我调节功能,脑灌注压在一定范围变化的时候,脑血流保持恒定,脑氧耗与之匹配。但是当合并脑损伤的时候,这种自我调节功能受损。4.脑脊液的循环障碍会引起脑积水,导致颅内压的急剧升高。需要注意的是,后颅窝的顺应性更差,更容易出现严重问题。5.剪切力会导致脑组织出现形变,会产生血管和神经元的损伤。6.中枢神经系统修复能力有效,主要依靠未损伤神经细胞进行功能代偿。7.脑灌注压是神经损伤后管理的核心,其计算公式是:CPP=MAP-ICP-CVP,目前CVP很少被计算在内。脑灌注压在50-mmhg之间的时候,脑血流保持不变(需要注意的是,高血压患者曲线右移)。2.脑损伤之后的变化受伤刚开始的时候,脑血流减少,脑血流自我调节功能受限,这个时候非常容易出现脑缺血。在受伤早期,维持合适的脑灌注压非常重要。缺血会导致离子泵功能衰竭和持续的细胞水肿。这种细胞水肿和血肿一起,共同造成了早期的颅内压升高。受伤12—24小时之后,脑血流开始增加,产生一种相对的高灌注状态。这种脑血流增加是这个时间段导致颅内压进一步升高的因素。48小时之后,血脑屏障完整性降低,引起血管性水肿,进一步增加了颅内压。以上病理变化在不同人群上有所不同,而且可以在任何时间内同时出现。对这些变化熟练掌握有助于指导治疗、判断预后。3.脑损伤的治疗目标灌注压、氧输送、氧消耗ICP<20mmHgCPP60–70mmHg如果没有测量颅内压和脑灌注压,维持MAP80mmHg以上SpO2≥97%PaO2≥11kPa(82.5mmhg)PaCO24.5–5.0kPa(33.75-37.5mmhg)体温≤37.0oC血糖6–10mmol/L。研究表明,神经系统创伤的患者在专科ICU可以得到更好的恢复,这是因为监测手段可以更多,相对专一的治疗强度更大。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枢神经系统特点及损伤后变化及治疗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