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技术造福百姓
年6月,医院神经内科在心血管内科、导管室等兄弟科室的帮助下成功开展经桡动脉穿刺全脑血管造影术。到目前为止,已经为余名患者成功完成了经桡动脉穿刺全脑血管造影术,获得了患者的一致好评和赞誉。
全脑血管造影术(DSA)是脑血管病诊断的金标准,能够清晰地显示颅内大血管、微小血管和静脉,较好的评估侧支循环、代偿等情况,精确诊断脑血管狭窄、闭塞、动脉瘤、动静脉畸形、动静脉瘘、静脉窦狭窄、静脉窦血栓等脑血管疾病。
传统的经股动脉入路是行脑血管造影术的经典入路,因其容易定位、易于操作、穿刺成功率高而被广泛采用。但是,经股动脉入路也存在术后局部大出血、皮下血肿、假性动脉瘤、动静脉瘘、腹膜后出血等穿刺相关并发症。局部压迫力度过大可发生迷走神经反射导致低血压等并发症。此外,患者术后需严格卧床8-24小时,易出现腰痛、排尿困难、肺部感染、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等问题,给患者日常生活带来较多不变,患者舒适度和体验感不高,同时增加家属的照顾负担,给患者带来较多困扰。
经桡动脉穿刺
全脑血管造影术
经桡动脉穿刺
全脑血管造影术
优势明显
与传统经股动脉穿刺脑血管造影相比,经桡动脉穿刺脑血管造影在技术操作方面上仍有一些难度,需要术者掌握较高的导管操作技术,但手术也有着明显的优势:
01.穿刺点位于手腕部,血管表浅,易于穿刺和止血,损伤小,术后护理方便安全,并发症少。
02.舒适度好,术后患者无需长时间卧床,恢复快,明显缩短了住院时间,大幅提升了患者的就医体验。
03.对于股动脉狭窄、闭塞或既往曾发生过股动脉严重并发症的患者,可以作为另一种备用选择。
尹先生,63岁,有高血压、糖尿病基础疾病,经常头昏,近几天突然出现右侧肢体麻木无力、语言不清,立即就诊于我院神经内科,行头颈部血管检查提示:1、左侧大脑中动脉M1段狭窄;2、降主动脉弓迂曲狭窄。为进一步评估尹先生的血管狭窄及代偿状况,确定下一步治疗方案,经我科治疗团队讨论后建议完善全脑血管造影术。
孙后超副主任医师充分了解尹先生的情况,考虑到患者合并降主动脉弓迂曲狭窄,若经股动脉穿刺行全脑血管造影,造影管到位难度大,大大增加术后出现并发症的风险,因此建议采用经桡动脉穿刺完成脑血管造影术。
神经内科介入治疗团队针对尹先生制定了详细的手术方案。手术当天,首先完成右侧桡动脉穿刺,由神经内科孙后超、方力、高宝兵、刘钊医生的配合下置入导丝、SimmonsII造影导管,降主动脉成形,分别行目标血管正侧位及旋转3D造影。手术历时40分钟顺利完成,术中发现患者左侧大脑中动脉M1段重度狭窄,但远端血管无明显延迟显影,远端代偿血管良好,术后需完善头颅MRI灌注及血管壁高分辨核磁共振检查进一步评估病变情况,再行决定是否需要左侧大脑中动脉介入治疗。
术后尹先生仅右手腕部止血器压迫,即刻可自行下床行走、自由如厕,无需强制卧床,大大改善了术后的舒适度体验。
余例经桡动脉穿刺全脑血管造影术的成功完成,不仅标志着我院神经内科相应技术的成熟,同时也为后期开展复杂血管疾病治疗奠定了技术基础,实现了技术创新与患者满意的双赢局面。
专家介绍
+
孙后超神经内科主治医师擅长:脑血管病的急救与预防,脑血管病的介入治疗、眩晕的诊治-尤其擅长良性阵发性眩晕(耳石症)的诊断及复位治疗、帕金森病的诊治,头痛,睡眠障碍,焦虑抑郁等心理障碍。英国国王医院访问学者。
学术任职:重庆市医学会神经内科学分会第七届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委员,重庆市医学会神经内科学分会第七届委员会神经介入学组委员,重庆市卒中学会脑血管介入及急诊介入分会第一届专业委员会委员,重庆市卒中学会缺血性卒中专业委员会第一届专业委员会委员。
门诊时间:医院两江院区,星期四下午审核:蔡志友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