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性颅内损伤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首例医院神经外科成功完成颅内动脉
TUhjnbcbe - 2022/6/28 19:07:00

近日,医院神经外科团队利用血管介入技术,成功为一例颅内动脉瘤患者实施动脉瘤栓塞术,开创了松滋市颅内动脉瘤介入手术的先河。

家住街河市镇的赵先生,5月中旬突感右侧肢体无力长达一天时间,医院门诊就诊,经磁共振血管检查,结果显示为左侧椎动脉动脉瘤,于是转至神经外科住院部,进行进一步治疗。神经外科主任谢超对患者进一步查体,发现其椎动脉动脉瘤瘤体偏大,形态不规则,随时会有破裂出血的危险。然而赵先生年龄较大,又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等基础疾病,血管条件较差,日常监测血压波动较大,破裂风险更高。“脑动脉瘤具有发病急、死亡致残率高等特点,传统开颅手术创伤大,风险高,并发症及后遗症重,介入栓塞是新技术,创伤小、恢复快,是现在动脉瘤治疗的首选术式,通过股动脉穿刺,在动脉血管内向动脉瘤放置微导管,再通过微导管向动脉瘤内填塞弹簧圈,致密填塞后,从而达到治愈动脉瘤防止出血的目的。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手术是神经介入手术中等级最高的手术之一(四级手术),医院可以独立完成该类手术。”神经外科主任谢超介绍说

颅内动脉瘤

颅内动脉瘤是颅内动脉血管由于先天异常或后天损伤等因素导致局部的血管壁损害,在血流动力学负荷和其他因素作用下,逐渐扩张形成的异常膨出。颅内动脉瘤一旦破裂出血,致死致残率极高,其中10%~15%的患者来不及就医直接猝死,首次出血病死率高达35%,再次出血病死率则达60%~80%,幸存者亦多有残疾。因此,对于有手术适应证的颅内动脉瘤应积极干预已获得广泛认可。近20年来,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发展迅猛,并以其创伤小、恢复快等独特优势,成为大部分颅内动脉瘤首选的治疗方法。

5月21日,医院专家的指导下,医院神经外科团队为赵先生实施了动脉瘤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通过大腿根部约1毫米左右的皮肤穿刺点,用微导管分别携带微型支架和弹簧圈,将动脉瘤完全栓塞,同时保持了载瘤动脉血流通畅。手术经过顺利,患者术后第3天就能下地活动。术后第8天患者治愈出院。

近期,医院神经外科介入团队已连续顺利完成数台该类手术、均取得满意治疗效果。该手术的成功也标志着该院神经血管疾病综合治疗水平迈上了新的台阶。

素材来源:神经外科

编辑:骆旋审核:吴文超

整理编辑:宣传股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首例医院神经外科成功完成颅内动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