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切就像一场噩梦,太可怕了!”
看着历经42天终于清醒的丈夫
陈叔的妻子罗姨百感交集
一场意外,使得一根长约20厘米,粗1厘米的电镐钻头,从陈叔的头颅顶部直穿脑内,进颅约15厘米深,刺破硬脑膜静脉窦上矢状窦,导致脑组织损伤出血。罗姨说,真的医院的医护人员,若不是有他们的紧急施救,其丈夫的这条命可能就没了。
3个多小时,终于取出罪魁祸首。
目前,陈叔已初步恢复意识,认得自己的妻子,还能说上只言片语,接下来,还需要接受进一步的康复治疗。
惊!
电镐坠落钻头直插男子头部
患者陈叔(化名)
今年52岁,贵州人
是一名装修工人
3月11日下午5时许,陈叔在市区内一别墅装修,没想到危险突然降临——一根长约20厘米,粗1厘米的电镐钻头意外插进头颅,他当场就失去了意识。
听到2楼的响声,正在3楼装修的工友们赶紧跑到现场。只见,陈叔已被木架和碎砖块压着,头部大片血渍和泥土混在一起,人已经昏迷不醒。接到求救电话后,医院急诊科医护人员随救护车以最快速度到达现场。在确认插在陈叔头上的电镐钻头已经脱离电源,评估其生命体征后,医护人员立即和陈叔的工友们联手搬走压在陈叔身上的木架和砖块。随后,主治医师庄君灿小心仔细地解开锁扣,卸下沉重的机身,只让20厘米长的钻头留在患者头顶上。同时,立即给予心电监护、吸氧、静脉补液等。
一路上,救医院
18:15,医院
急诊科立即开通绿色通道,在多个相关科室会诊协助下全力抢救。
险!
医生奋战3个多小时取出钻头
大脑无疑堪称人体“生命禁区”
要在这个区域动手术
风险极大
面对着CT三维重建图,专家积极讨论,反复商酌,最后敲定了最佳的手术方案:开颅取出钻头、清除硬膜下血肿、修补损坏的硬脑膜、去骨瓣减压等。
头部CT影像。(红圈为电镐钻头)
经过完善的方案制定
和充分的术前准备
3月11日20:05生死营救正式开始
术中最大的风险在于可能发生无法控制的大出血。在显微镜下,罗江兵仔细查找伤口,最终,在矢状窦处发现了破损的伤口,他迅速压迫。在助手的协作配合下,顺利地修补、止血、缝合伤口,并清除硬膜下血肿。
罗江兵仔细为患者做手术切口设计。
因取出钻头后留下的“伤道”贯穿了伤者封闭的颅腔,手术团队清创挫伤坏死的脑组织、修补硬脑膜以“封闭”原本密闭的颅腔。
神经外科主任李监松
脑科手术不像其他手术,操作空间很有限,只有1—2厘米的空间,周围全是重要的血管和神经。
手术过程中稍有不慎,轻则影响说话、吞咽,重则瘫痪、昏迷甚至死亡,这就要求术者有足够的显微外科手术经验和临床应变能力。
23:15持续3个多小时的手术顺利结束
患者出血约毫升
为预估的二分之一
奇!
术后第41天患者恢复意识
术后,患者被送回ICU病房监护治疗。
术后第二天,早上9点多,陈叔突发癫痫,口角抽搐,四肢强直,呼吸促,心率达到次/分。若不及时干预,可能将导致脑部缺氧,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注射安定10毫克!”ICU主任容永璋下达指示。用药后,患者抽搐症状缓解,但呼吸仍然急促。于是,医护团队又给患者调整呼吸机参数,调整抗癫痫药物用量,直到病人呼吸平顺,情况稳定。同时,加强对患者的气道管理,做好保护性约束,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重症医学科主任容永璋带领该科团队严密监护患者。
在降颅压、抗感染、抗癫痫等积极治疗下和医护人员的细心照料下,陈叔病情稳定。
目前
医院继续进行
后续的康复治疗
患者意识已恢复。
罗江兵说,颅脑是人体最高指挥中枢,一旦受伤,就属于急危重症。如果是异物残留在头部,不要轻易自行拔出,以免造成无法控制的颅内大出血而导致继发损伤,应第一时间就近送伤者到有救治条件的医疗机构救治。若没有及时抢救,死亡率极高。
来源:江门日报
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王晓曼
亏损近60亿!退市警告在逼近!
多国再现聚集性疫情;美国病例变化出现一个新趋势
最挣钱的行业排名出炉!第一名还是...…
可怕!1岁宝宝误把电池放入口中,结果“砰”的一声爆炸了…
后怕!一根鱼刺花了50多万!医生提醒:这种情况下别吃鱼
男子戴口罩锻炼时猝死!医生发出紧急提醒……
一单位33人集中发热!排除新冠肺炎,但与这个有关,夏天要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