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是日常生活中大家较为熟悉的一种疾病。很多脑出血患者最后的情况往往都不容乐观,不仅带走了原本的欢声笑语,也给家庭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今天就为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什么是脑出血以及身边有人脑出血了应该怎么办。
什么是脑出血?
脑出血(ICH)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常见的脑血管病,发病率约10–30/10万人,占全部脑卒中的20%~30%。
脑出血的原因很多,80%左右是由高血压和动脉硬化引起的小血管病变,其次是颅内动脉瘤和脑血管畸形、瘤卒中等。常在白天活动中发病,用力过猛、气候变化、饮酒、情绪激动、过度劳累等为诱发因素。
一旦高血压脑出血,脑实质内血要进入脑实质内,造成对脑组织撕裂和压迫的损伤,随着密闭颅容积增多、颅压增高和凝血作用,出血在一定范围内会自行停止,形成一定体积的血肿,随后造成继发性脑损伤。根据出血速度、出血量大小、出血位置造成不同轻重的脑损伤,它的致残致死率非常高,如果抢救不及时很容易出现运动障碍、感觉障碍、认知障碍、语言障碍、吞咽障碍,甚至植物状态等后遗症。
家人突然脑出血了,应该怎么办?
发现家人有脑出血的迹象后,立即拨打
脑出血家庭急救第一步----就近侧卧:很冷静地让病人顺势侧卧在就近的沙发或者床上,可以先把病人的一只手垫在耳朵的侧面,然后把病人的腿摆成直角作支撑,帮助病人侧卧,最后让病人的头部上仰,这一系列的动作叫“就近侧卧”。这个姿势能防止患者的舌头后坠,阻塞呼吸道,有利于呕吐物从口腔流出。
脑出血家庭急救第二步——头部物理降温:可以从冰箱中取出冰块装在干毛巾里,放在病人的头上,进行头部降温。
这个时候,一定要记住以下四个禁忌
1.禁止摇晃和反复搬运;2.禁止仰面;3.禁止乱用药;4.禁止按人中穴;
护送脑出血病人须知
脑出血发病急骤,往往没有什么先兆。病人可突然感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肢体麻木、无力,甚至跌倒在地。这时,家属往往不知如何是好。医疗实践证明,脑出血的早期救治原则应以“就地处理,就近治疗,减少颠簸,密切观察”为宜。
首先,家属不要慌乱,可让病人平躺下来,室内要保持安静,不要频繁地搬动病人。若病人为昏迷状态,则要注意保持呼吸道的畅通,如给患者解开衣领,松开腰带,摘去假牙,去除掉口腔中的呕吐物及分泌物;不宜给病人喂水、喂药,以免发生呛咳或吸入异物。
其次,医院前宜做好准备工作,最好请保健站或医务室的医生测量一下血压,并观察瞳孔、心率、呼吸和脉搏的情况;如果病情比较危重,必须给予相应的处理后,才进行转送。
其三,搬运病人时,最好3个人互相配合,一个人托起病人的头部和肩部,另一个搬起腰部和臀部,第三个人则抬起下肢,将病人抬到担架上。转送时,应采取水平体位,即保持头与躯干始终成一字形。不然,由于受体位改变的影响及重力的作用,血液容易在脑组织内发生流动,如果侵入到关系生命的重要结构中,可就麻烦了。转送时,最好请急救中心派出救护车来运输病人,便于患者在车上平躺,并有随车医生照料。
脑出血应该如何治疗
脑出血的治疗包括首要原则是保持安静、调控血压、控制出血,根据情况,加强呼吸道管理及护理,预防及防止各种颅内及全身并发症非常重要。其中最重要的是血压的管理,因为它是控制出血和再出血的关键点。
而对于脑出血采用手术治疗还是非手术治疗,究竟哪一种方法预后更好,建议诊断明确后,应尽快找专科医生治疗。少量出血,采取非手术治疗;出血量大影响生存质量或者危及生命的采取手术治疗。
我国目前手术治疗采用的原则,主要目标在于及时清除血肿、解除脑压迫、缓解严重颅内高压及脑疝、挽救患者生命,并尽可能降低由血肿压迫导致的继发性脑损伤和残废。
如大家对于康复等方面有疑问,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也欢迎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