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快报讯“如果没有老公一直陪着我,原本我想死的心都有了。”
医院神经外科病房,我们见到了55岁的王阿姨(化名),她刚刚结束与老公的视频通话,阳光透过窗户,照在她微笑的脸上,谁都不会想到,前不久,王阿姨还是位一年四季不敢摘口罩,大家嘴里有些“内向”的超市老板娘。
“我爸让我妈再多住几天,把身子养好了再回去。”王阿姨的大女儿和我们说。听到我们提及丈夫,王阿姨把头探过来,说起她和丈夫的恩爱故事。
王阿姨是金华人,在老一辈的眼里,她或许算是一位“叛逆少女”,她与丈夫一见钟情,无论家里再怎么反对,她却说:“就算是要饭,我也要和他过一辈子。”王阿姨的丈夫方叔叔(化名)也曾在家人面前立下誓言,会一辈子好好照顾她。在这段二十多年的婚姻里,夫妻俩相互扶持着走过,从来没拌过嘴,也从来没闹过矛盾。
噩梦
是谁夺走了我的微笑
婚姻圆满、孩子孝顺,王阿姨每天都挂着幸福的笑容,但是有一天命运好像跟她开了个玩笑,一点点地夺走了在她脸上的笑容。
年的一天,王阿姨突然感觉到自己右眼下眼睑位置出现了“跳动”,慢慢地这种“跳动”逐渐覆盖了左半边脸,症状从原来的“跳动”转变成了抽搐,每次持续几秒后就自行好转,当时也没有过多的在意,以为过段时间就自己好了。可是没想到症状越来越重,特别是紧张的时候,抽搐的次数会更频繁。
“近几年抽搐越来越频繁,也越来越严重,最厉害的时候半边脸都是歪的,嘴角都斜到了耳朵边,看到镜子里发病的样子,说句难听的真的是连死的心都有。”眼泪水在王阿姨的眼睛里打转,“这12年过的太难了。”
为了治病,王阿姨跑了10医院,吃了各种偏方,中药西药只要人家说有效的她都去尝试了,可是事与愿违,前前后后已经花去了近40万元,她的病依然没能改善。
从一开始的积极治疗,到后面越来越绝望,王阿姨逐渐不再愿意社交,终日带着口罩坐在超市收银台后。“我怕别人看到我这副难看的面孔会被吓到。”王阿姨忆起从前,声音里带着一丝哽咽。
方叔叔不善言辞,看到王阿姨越来越消极的态度,不禁有些着急,但他只能默默地为王阿姨煎药、泡药粉,无论风吹雨打,只要王阿姨要去治疗或针灸,他一定要去接送。
“我曾问过他,我长这样你会嫌弃么,他的回答很肯定,不会。”王阿姨说着,眼眶湿润了。
重生
“你的笑容终于回来了”
王阿姨的两个女儿都嫁在萧山。前不久,大女儿听朋友医院能治这个病,立医院。
接诊的医院神经外科陈新治主任医师。经过磁共振检查,陈医生发现,王阿姨颅内有明确的血管压迫面神经根部,导致面部抽搐,考虑王阿姨是右侧面肌痉挛的症状,并建议进行手术。
虽然已经经历了无数次的失望,但只要有希望,王阿姨一定会抓住,她心里有个坚定的信念:一定要治好,一定要漂漂亮亮地回到丈夫身边。
为了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医院神经外科团队术前对王阿姨进行了周密的检查和手术预案。终于,王阿姨迎来了手术日。
手术中,医院主任医师陈新治带领神经外科团队,将压迫王阿姨面神经根部的三支血管用棉片隔离开,整个手术过程很顺利。术后第三天,面部抽搐问题就明显改善,第四天症状完全消失。
王阿姨第一时间通过视频告诉远在老家的丈夫这个好消息,夫妻俩都很激动,方叔叔在视频的那头看着王阿姨说:“这么多年了,你的笑容终于回来了。”
坐在病床上的王阿姨也热泪盈眶:“我终于从十二年的噩梦里解脱出来了。”
困扰了王阿姨12年的面部抽搐问题竟然是面肌痉挛,这是什么疾病?
陈医生介绍,面肌痉挛患者多见于中、老年人,尤其是女性。通常是以单侧眼角不自主跳动起病,病情会逐渐加重,引起同侧口面部不自主抽搐,严重的可引起下颌角及颈部肌肉痉挛。面肌痉挛患者早期发作多为间歇性,进一步发展后,会逐渐频繁发作,当患者情绪紧张、疲劳、着凉时会加重症状。如果进行不正确的干预治疗,严重者可能会引发面瘫。
面肌痉挛是如何产生
面肌痉挛的诱发原因包括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是继发于某些疾病后,例如面神经损伤、面神经炎导致的面部肌肉运动障碍,或者某些脑桥的炎症或者肿瘤压迫了所支配的面神经根等,都可能导致面肌痉挛的发生。其次是外科手术或者外伤导致患侧的面肌痉挛,或者损伤修复过程中造成了与其他神经之间的连接出现了短路,引起的面肌痉挛的表现。
面肌痉挛患者日常生活注意事项
第一,注意面部保暖。出门佩戴口罩,避免冷水洗脸,适时增减衣物,饭后及时漱口保持口腔清洁。
第二,制定合理食谱。多摄入富含粗纤维、动物血、动物蛋白等,味觉障碍的患者注意食物的冷热度,预防烫伤口腔黏膜,进食遵循由少到多的原则,利用健侧舌细嚼慢咽避免坚硬、生冷、刺激性食物。
第三,调整心理状态,保持乐观情绪。一般术后一到两周要注意预防感冒,抵抗力下降的时候避免迟发的感染,术后头一周伤口不要沾水以免引起感染,避免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同时注意睡眠质量,尽量避免熬夜。
陈医生提醒广大市民,如果一侧眼面部出现不自主抽搐,发病时间较长,影响到个人社交、工作及生活了,建议及时就医检查,绝大多数的面部痉挛问题是可以通过显微血管减压术来根治。